[1] 伍泳欣,刘晓华,吴莹嘉,等.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的构建[J]. 护理研究,2023,37(5):826-832. [2] 何宜生,鲍亮亮,余嘉文,等.大分割放疗联合EP方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肿瘤防治研究,2023,50(2):170-174. [3] 孙晨楠,毛海燕,魏本飞,等.4D-CT联合呼吸门控技术应用于肺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5):15-18,25. [4] 张茜.多元化健康指导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护理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0):1572-1574. [5]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J]. 中华肿瘤杂志,2022,44(6):457-490. [6] 薛秀娟.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研究[D]. 泰安:泰山医学院,2013. [7] 黄子寅,培尔顿·米吉提,凯比努尔·艾尔肯.EORTC QLQ-C30量表汇总评分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验证[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16):1171-1176. [8] 罗志芹,成思颖,刘家浩,等.量表EORTC IN-PATSAT32在中国晚期癌症住院患者中的验证[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2):61-64. [9] 吕艺,张馨予,聂慧芳,等.2011~2018年沈阳市城区居民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J].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3,36(2):117-124. [10] 贾燕华,陈日新,李竟长,等.放疗同步EGFR-TKI治疗与先放疗后EGFR-TKI治疗在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 广西医学,2022,44(6):585-589. [11] 任丽华,钟敏,郭素萍.ACT心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疾病感知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0-13. [12] 洪燕玲,张丽珍,吕魏潇,等.有氧运动对晚期肺癌伴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7):174-177. [13] 李丹,胥丰恺,徐萍,等.阻力呼吸器训练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4,26(1):67-70. [14] 张丽,冯敏.一核多元团队干预模式结合有氧运动在免疫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85-89. [15] 杜心美.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肺癌化疗患者消极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20,33(3):130-133. [16] 刘东岩,王真,陈旭,等.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2022,38(1):85-88. [17] 江巧敏,郭净,郑珍慧.有氧运动联合呼吸锻炼干预改善肺结核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