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坛
    美国老年健康体系建设现状——超级大国的长跑之旅
    王文玥, 鲁翔, 高伟
    2021 (6):  541-54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01
    摘要 ( 132 )   PDF(1304KB) ( 8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老年健康体系建设现状——世界老龄化社会的领跑者
    王文玥, 高伟, 鲁翔
    2021 (6):  548-55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03
    摘要 ( 127 )   PDF(1133KB) ( 7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非编码小RNA 200家族及U78在老年口腔鳞癌病人组织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房旭, 黄郁晶, 阮强, 刘维贤
    2021 (6):  555-55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05
    摘要 ( 120 )   PDF(1569KB) ( 819 )  
    目的 筛选并鉴定年龄≥60岁老年口腔鳞癌(OSCC)病人的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非编码小RNA (microRNA)的表达,分析其在OSCC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4例老年OSCC标本,23例正常口腔组织标本进行芯片检测,筛选与OSCC密切相关的micro RNA。采用Taqman定量PCR方法检测OSC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microRNA-200家族(miR-200a、miR-200b、miR-200c、miR-141和miR-429)及U78的转录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芯片及Taqman定量PCR结果证实,与正常口腔组织相比,OSCC组织中microRNA-200家族各microRNAs及U78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microRNA-200家族microRNAs可靶向调控β-链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2等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U78的表达量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P=0.023),与临床分期及有无临床转移等临床指征无相关性。结论 microRNA-200家族及U78作为生物诊断指标可用于辅助诊断OSC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主观记忆减退的社区老年人群睡眠情况分析
    朱墨, 房圆, 李霞
    2021 (6):  560-56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06
    摘要 ( 134 )   PDF(1194KB) ( 756 )  
    目的 研究主观记忆减退(SMD)老人睡眠特征,以期进一步发现SMD人群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参与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健康调查的社区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存在持续SMD分为SMD组(147例)和对照组(177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Epworth嗜睡量表 (the Epworth Sleeping Scale, ESS)评估老人睡眠情况。结果 SMD组(25.9%)存在睡眠问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13.0%),SMD组睡眠时长、睡眠受扰和日间思睡的比例(44.9%,7.5%,11.6%)分别高于对照组(33.3%,2.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OR=1.198,95% CI:1.059~1.235)、ESS评分(OR=1.068,95% CI:1.007~1.133)、睡眠质量问题(OR=1.944,95% CI:1.072~3.525)、高血压史(OR=1.609, 95% CI:1.016~2.548)与SMD相关。结论 存在SMD的老年人更易出现睡眠问题,并且抑郁情绪、日间嗜睡、睡眠质量问题、高血压史是SMD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芪多糖对老年晚期胃癌病人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吕彩霞, 苑晓烨, 邵伟华, 林华, 王素星, 赵景茹, 张明明
    2021 (6):  564-56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07
    摘要 ( 145 )   PDF(1200KB) ( 733 )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老年晚期胃癌病人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老年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低剂量组(黄芪多糖125 mg)及高剂量组(黄芪多糖250 mg),各组均于用药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s及CD4+CD25+FoxP3+Tregs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病人外周血中Treg相关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比较2组用药前后的差异。结果 高剂量组外周血CD4+CD25+Tregs及CD4+CD25+FoxP3+Tregs的表达较用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未见明显减少。同时高剂量组的IL-10及TGF-β1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的IL-10及TGF-β1水平较用药前未见明显减少,低剂量组TGF-β1水平较用药前降低(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可能通过降低Tregs的表达及功能减轻老年晚期胃癌病人的免疫抑制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拉鲁肽治疗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阮毅, 李菁, 黄肖容
    2021 (6):  568-57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08
    摘要 ( 129 )   PDF(1193KB) ( 778 )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糖脂代谢、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4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中血脂、血压异常者予以降血脂、控制血压治疗,同时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利拉鲁肽。比较2组病人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C)、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FPG、餐后2 h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FINS)、TC、TG、LDL-C、24 h尿微量白蛋白、CysC、UA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利拉鲁肽治疗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地区老年冠状动脉疾病病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杨杨, 周滢, 田芸凡, 史倞
    2021 (6):  572-57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09
    摘要 ( 133 )   PDF(1181KB) ( 742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南京地区老年冠状动脉疾病(CAD)病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0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AD的病例,通过SYNTAX评分来评估CAD的复杂程度,采用PCR检测病人ApoE的基因表现型。结果 按ApoE的基因表现型将病人分为3组,其中基因表现型为ApoE2、ApoE3、ApoE4的病人分别有22、71、16例。基因表现型为ApoE2、ApoE3、ApoE4的病人SYNTAX评分的均值分别为(7.75±7.62)分、(14.77±9.52)分和(15.53±7.14)分,组间比较提示ApoE3组及ApoE4组SYNTAX评分显著高于ApoE2组(P<0.05),而ApoE3组与ApoE4组相比,SYNTA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京地区老年人群基因表现型为ApoE3、ApoE4的病人SYNTAX评分高于ApoE2病人,提示基因表现型ApoE3、ApoE4可能与CAD的复杂程度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任蒋磊, 莫宝庆, 张鹏鹏, 李博涵, 冯晴
    2021 (6):  575-57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0
    摘要 ( 140 )   PDF(1215KB) ( 863 )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资料,对抑郁与生活方式、个人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调查对象11 727例,其中有抑郁者2487例(21.2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我评价生活质量很好(OR=0.23, 95%CI:0.09~0.59)、自我评价健康情况很好(OR=0.23, 95%CI:0.13~0.42)、自我评价健康变化很好(OR=0.46, 95%CI:0.29~0.75)、睡眠质量很好(OR=0.09, 95%CI:0.06~0.13)、每天摄入蔬菜(OR=0.65, 95%CI:0.48~0.88)、常用植物油(OR=0.75, 95%CI:0.63~0.88)、经常锻炼(OR=0.71, 95%CI:0.62~0.80)、足够的生活资金(OR=0.62, 95%CI:0.53~0.71)、生重病可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OR=0.70, 95%CI:0.51~0.95)、社区提供日常购物(OR=0.65, 95%CI:0.53~0.79)、每日做家务(OR=0.78, 95%CI:0.69~0.89;)、每日阅读(OR=0.69, 95%CI:0.56~0.85)、每日打牌打麻将(OR=0.76, 95%CI:0.59~0.97)、每日收看电视听广播(OR=0.77, 95%CI:0.67~0.88)、已婚共居(OR=0.49, 95%CI:0.29~0.82)、和家人一起居住(OR=0.70, 95%CI:0.52~0.95)是抑郁的保护因素。女性(OR=1.21, 95%CI:1.08~1.37)和慢性病数量≥3种(OR=1.22, 95%CI:1.07~1.39)是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性别、婚姻类型、合住类型、身体健康与活动状况、社区提供日常购物服务、膳食、睡眠质量、足够的生活资金及医疗服务是影响老年人抑郁的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细胞数与单核细胞数比值对初诊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金玲, 周志刚
    2021 (6):  580-58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1
    摘要 ( 130 )   PDF(1195KB) ( 729 )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数与单核细胞数比值(LMR)评估初诊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81例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收集病人治疗前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计算LMR。采用ROC曲线判断LMR预测预后的截断值,并将病人分为低LMR组及高LMR组。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病人生存情况,分析LMR与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结果 共75例病人得到随访,6例失访,随访成功率为92.6%。随访时间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MR预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死亡的AUC为0.78(P=0.003),特异度为65.2%,灵敏度为81.0%。低LMR组完全缓解率(26.67%)低于高LMR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LMR组DS分期Ⅲ期比例高于高LMR组(P<0.05),OS、DFS较高LMR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MR、年龄、LDH、DS分期是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病人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MR、LDH、DS分期是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病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LMR在预测老年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即LMR降低,病人死亡风险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病人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仝林, 徐赛, 杨海霞, 丁园园
    2021 (6):  584-58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2
    摘要 ( 172 )   PDF(1195KB) ( 741 )  
    目的 构建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病人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并探讨其干预效果。方法 成立运动康复小组,文献检索后形成早期简易心脏康复初步方案,经专家小组会议探讨后形成最终方案。采用任意抽样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病人10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运动宣教,观察组采用四阶梯式早期简易心脏康复。记录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 FEV1、6 min步行试验距离、30 s手臂屈曲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早期简易心脏康复方案可通过团队监督管理保障病人早期运动安全顺利进行,并可改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病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病人负性情绪与糖脂代谢指标关系探讨
    陈涛, 顾滔
    2021 (6):  588-59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3
    摘要 ( 137 )   PDF(1227KB) ( 743 )  
    目的 探讨老年T2DM伴抑郁病人负性情绪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T2DM伴抑郁病人(研究组)与79例老年T2DM病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负性情绪及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分析研究组病人负性情绪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PG、HbA1c、HOMA-IR、TG、TC水平均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PSS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T2DM伴抑郁病人负性情绪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负性情绪越严重,糖脂代谢越紊乱,建议临床加强心理情绪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达拉奉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陈东丽, 宋丽云, 陈杰, 杨震, 郭敏
    2021 (6):  591-59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4
    摘要 ( 136 )   PDF(1193KB) ( 780 )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半暗带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凝血功能情况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2组病人的半暗带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GCS、ADL评分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CD4+、CD4+/ 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半暗带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中,加用依达拉奉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还可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缩小病人的半暗带体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
    王旭, 杜斌, 孙光权
    2021 (6):  595-59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5
    摘要 ( 157 )   PDF(1349KB) ( 768 )  
    目的 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疗效。方法 自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30例(48足),年龄60~77岁,平均(65.17±5.48)岁,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前与末次随访相对应的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VAS疼痛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前足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随访成功,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跖趾关节骨不愈合2足。患足术前、术后的AOFAS评分、VAS评分、HVA、IM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可以有效矫正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缓解疼痛,恢复前足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程度老年痴呆病人睡眠障碍特征的研究
    周恩竹, 夏丽, 吕洋, 刘欣彤
    2021 (6):  599-60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6
    摘要 ( 114 )   PDF(1172KB) ( 815 )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老年痴呆病人的睡眠障碍特征。方法 纳入2016~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痴呆病人752例,根据MMSE得分及文化程度分为认知正常组411例、认知障碍组341例,认知障碍组进一步被分为轻度痴呆组133例(21~26分)、中度痴呆组167例(10~20分)、重度痴呆组41例(<10分)。比较4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情况。结果 认知障碍组PSQI总分高于正常组(P<0.05),其中前者入睡潜伏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后者(P<0.05)。轻、中、重度痴呆组PSQI总分依次递增。中、重度痴呆组的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高于轻度痴呆组(P<0.05)。重度痴呆组的入睡潜伏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高于轻度和中度痴呆组(P<0.05)。结论 认知障碍病人睡眠障碍问题更加严重,且随着痴呆程度的加深,睡眠障碍也随之加重;痴呆程度对睡眠障碍特征的影响由以日间功能障碍为主,逐渐进展到入睡潜伏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均受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性维生素D对绝经期2型糖尿病病人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宫辉, 喻晓, 王奇玉, 钟天鹰
    2021 (6):  602-60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7
    摘要 ( 115 )   PDF(1196KB) ( 773 )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对绝经期T2DM病人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就诊的T2DM绝经期病人64例,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动态监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观察2组干预前后FPG、餐后2 h血糖、HbA1c,以及炎症因子IL-6、CRP、 IL-17和IL-13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FPG、餐后2 h血糖、HbA1c、IL-6、CRP和 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IL-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活性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降糖疗法可有效调控炎症因子水平,对于绝经期T2DM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朱玲玲, 朱骏, 王敏, 董靖德
    2021 (6):  606-60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8
    摘要 ( 122 )   PDF(1178KB) ( 752 )  
    目的 探讨T2DM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病人50例,另外选取同期无认知功能障碍的T2DM病人50例,年龄均≥65岁。收集2组的一般资料及疾病信息,检测血脂、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肌酐(Cr)、Hcy、血清叶酸、游离脂肪酸(FFAs)、炎症因子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法分析T2DM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T2DM组比较,T2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病人的年龄、病程、BMI、LDL-C、HbA1c、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TNF-α、IL-6水平升高,叶酸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Hcy、HbA1c、LDL-C及TNF-α是T2DM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人的年龄、病程、Hcy、HbA1c、LDL-C及TNF-α在T2DM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对防治和延缓T2DM病人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吴玲, 张丹丹, 谢龙, 黄莉
    2021 (6):  609-61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19
    摘要 ( 143 )   PDF(1175KB) ( 757 )  
    目的 评价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老年稳定期COPD病人的肺功能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影响并进行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期COPD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病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肺功能、SGRQ评分、COPD急性加重次数,并对2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及FVC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C/E)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用于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病人,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和SGRQ评分,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埃克替尼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徐伟, 方乐平, 刘苏瑶, 王琳, 许菊青, 杨舒, 王峻, 樊卫飞
    2021 (6):  612-61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0
    摘要 ( 145 )   PDF(1246KB) ( 785 )  
    目的 观察盐酸埃克替尼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晚期NSCLC病人,年龄>60岁,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 mg,3次/d,观察病人接受该药物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41例晚期NSCLC病人的客观有效率 (ORR)为53.7%,疾病控制率(DCR)为80.5%,全组病人中位PFS为10.83个月(95%CI: 7.40~14.23个月)。全组病人中28例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EGFR突变阳性病人的ORR为67.9%(19/28),DCR为92.9%(26/28),均显著优于EGFR野生型(P<0.05)病人。体力状态(PS)评分0~1分的病人的ORR和DCR均显著高于PS评分2~3分的病人(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状态、PS评分与PFS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是影响晚期NSCLC病人PFS的独立因素。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乏力,绝大多数为Ⅰ~Ⅱ度,经对症处理后多可缓解,只有2例病人因严重肝损伤暂时减停药物。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尤其在PS评分良好及EGFR阳性的病人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MPKα1/TLR4通路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与NF-κB、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李晓艳, 张汝, 程莹, 莫立稳
    2021 (6):  616-61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1
    摘要 ( 166 )   PDF(1320KB) ( 867 )  
    目的 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Toll样受体4(TLR4)通路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与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126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病人均经肾脏活检确诊;选择同期行肾脏切除术老年病人(非糖尿病肾病)81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法、HE染色测定不同组织中AMPKα1/TLR4 mRNA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2组NF-κB、TGF-β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观察组AMPKα1/TLR4 mRNA水平与NF-κB、TGF-β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AMPKα1/TLR4 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HE染色结果表明,观察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弥漫性增厚,伴有纤维化,且小动脉管壁内膜增厚;而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未见明显病变,亦未见纤维化。观察组NF-κB、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AMPKα1/TLR4表达与NF-κB、TGF-β1水平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AMPKα1/TLR4、NF-κB以及TGF-β1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中表达异常,可能直接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在老年白血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朱文怡, 李生君, 候倩倩
    2021 (6):  620-62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2
    摘要 ( 113 )   PDF(1199KB) ( 794 )  
    目的 探讨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在白血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血病病人15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6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29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 随访2年。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9例,设为对照组。完成基因组DNA提取,检测KIR2DL4基因分型;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测定2组促凋亡基因HtrA2 mRNA水平;对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表达与老年白血病病人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组KIR2DL4基因多态性中2DL4-001、2DL4-005、2DL4-006、2DL4-008、2DL4-0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A型KIR2DL4高于对照组(P<0.05);10A型KIR2DL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trA2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死亡54例,死亡率为34.62%。死亡组2DL4-0011、9A型KIR2DL4检出率均高于存活组(P<0.05),10A型KIR2DL4检出率和HtrA2表达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白血病病人预后与2DL4-006、9A型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HtrA2表达水平均有关(P<0.05)。结论 KIR2DL4基因多态性及促凋亡基因HtrA2在老年白血病病人中表达异常,其水平与预后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预示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形成的血清标志物
    张晓俊, 武宁, 贾帅, 王炎强
    2021 (6):  624-62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3
    摘要 ( 148 )   PDF(1163KB) ( 7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白质变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侯永兰, 朱爱琴
    2021 (6):  627-63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4
    摘要 ( 157 )   PDF(1191KB) ( 7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妍莉, 滕宗艳
    2021 (6):  631-63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5
    摘要 ( 109 )   PDF(1206KB) ( 8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膀胱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报告
    李凯, 杨潇, 李鹏超, 吕强
    2021 (6):  636-63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6
    摘要 ( 126 )   PDF(1244KB) ( 7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分阶段体位安置法在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王凯, 张青, 张春艳, 刘业六, 王正梅
    2021 (6):  638-64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7
    摘要 ( 28 )   PDF(1192KB) ( 83 )  
    目的 探讨分阶段体位安置法在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7例行腹腔镜Miles术的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45例病人纳入对照组,2019年1~12月52例病人纳入试验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的截石位托腿架、手术全程采用改良截石位;试验组使用马镫形气动腿架,并将手术全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手术体位。比较2组病人术后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的舒适度以及术者对手术体位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24 h病人下肢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下肢的舒适度及术者对手术体位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72 h内2组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对老年病人采用分阶段体位安置方法,既能降低截石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病人术后的舒适度,又能充分地暴露手术部位,方便术者操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下肢抬高方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禹焰, 于源, 李帅
    2021 (6):  642-64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8
    摘要 ( 132 )   PDF(1265KB) ( 725 )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的老年病人下肢抬高方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旨在降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骨科收治的105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将术后下肢抬高方式采取斜坡卧位的病人纳入A组(33例),将采取三角卧位的病人纳入B组(35例),采取梯形卧位的病人纳入C组(37例),比较3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术后7~10 d,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4.29%(12/35),高于A组的9.09%(3/33)和C组的8.11%(3/3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277,P=0.006)。结论 髋部骨折老年病人术后及时采取“梯形位”与“斜坡位”,能够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流流速,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三角形位抬高方式无法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应避免采取膝下垫软枕的方式使患肢抬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创面修复生物凝胶在老年创伤性感染护理干预中的疗效观察
    张梅, 秦素萍
    2021 (6):  645-64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9
    摘要 ( 126 )   PDF(1197KB) ( 756 )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 VSD)联合创面修复生物凝胶在老年创伤性感染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创伤性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外科清创术等常规治疗措施,并实施VS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创面修复生物凝胶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炎症因子IL-6、CRP和IL-17水平以及创面面积变化和疗效。结果 入院护理干预第14天,观察组IL-6、CRP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9,5.060,12.490,均P<0.01)。2组护理干预第7天与第1天比较,创伤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69,7.194,均P<0.01);护理干预第7天,2组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3,P > 0.05);2组护理干预第14天和第21天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5.574,均P <0.01)。观察组病人临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VSD联合创面修复生物凝胶治疗策略可显著控制老年创伤性感染病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医学建设
    关于建立“整链式”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汤孝全, 陈敏生, 王道民, 姜廉益, 贾万梁, 傅申
    2021 (6):  649-65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30
    摘要 ( 151 )   PDF(1129KB) ( 9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共识
    江苏省老年记忆障碍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专家组
    2021 (6):  652-65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31
    摘要 ( 196 )   PDF(1357KB) ( 10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