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1-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坛
    中国临床试验研究注册介绍
    樊垚, 顾刘宝, 沈冲
    2021 (7):  665-66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1
    摘要 ( 240 )   PDF(1191KB) ( 10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Rowland通用痴呆评估量表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
    黄馨仪, 韩悦, 翁卫群, 耿桂灵, 顾婷
    2021 (7):  668-67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2
    摘要 ( 351 )   PDF(1197KB) ( 1457 )  
    目的 汉化Rowland通用痴呆评估量表(Rowland Universal Dementia Assessment Scale,RUDAS),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并确定临界值。 方法 得到Rowland医生授权后,采用Brislin法对RUDAS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3家社区养老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 23.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中文版RUDA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8,重测信度为0.942,评定者间信度为0.977,内容效度为 0.97,与中文版MMSE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886。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单因子分析模型,累计贡献率为60.423%,6个条目在相应主成分载荷均>0.4。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值和自由度之比(χ2/df)=1.686、绝对拟合优度指数(GFI)=0.962、近似误差均方根(RESEA)=0.074、比较拟合指数(CFI)=0.981,提示该模型拟合良好;平均方差抽取量(AVE)=0.621,组合信度(CR)=0.88,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聚合(收敛)效度。根据约登指数(YI)最大化原则,以21分作为中文版RUDAS的截断值最佳。 结论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RUDAS条目简洁,信效度良好,适用于我国临床和社区中低文化程度或文盲的痴呆高危人群的筛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术后老年病人脑功能复苏预后的评估价值
    郭慧, 齐惠军, 吕畅, 李红玲, 贾阳娟, 李建国
    2021 (7):  673-67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3
    摘要 ( 262 )   PDF(1249KB) ( 989 )  
    目的 为指导临床正确评估心肺复苏术后老年病人脑功能复苏情况,探讨早期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和APACHEⅡ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从本院急诊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经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的心脏骤停老年病人中选取7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参考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将其分为观察组(预后良好组,30例)和对照组(预后不良组,40例)。所有病人均于术后24 h经TCCD测得脑血流并计算APACHEⅡ评分,评估TCCD和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术后病人脑功能复苏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24 h内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峰值血流速度(Vm)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病人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将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的CPC评分作为标准,绘制心肺复苏术后病人脑血流和APACHEⅡ评分在预测病人脑功能预后的ROC曲线,其中脑血流AUC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725、5.66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0%和78.5%;APACHEⅡ评分AUC和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846、19.4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79.6%。 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的早期病人脑血流量会明显增加,而APACHEⅡ评分则会明显降低,这和脑功能复苏预后显著相关。监测上述指标,有利于临床评估病人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针对老年脆弱脑功能病人髋关节置换术中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李雪飞, 郑曼, 詹伟芳, 王蔚, 邹蓉
    2021 (7):  676-67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4
    摘要 ( 177 )   PDF(1107KB) ( 1092 )  
    目的 探讨电针对老年脆弱脑功能病人髋关节置换术中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谵妄(POD)的影响。 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脆弱脑功能病人6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EA组)和非电针组(C组)各30例,EA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进行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不予干预。术中持续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开始后1 h(T4)、术毕(T5)时的rSO2,并计算rSO2的平均值(rSO2mean)、术中最小值(rSO2min)以及较基线值下降最大百分比(rSO2%max)。记录病人的拔管时间、Ricker镇静和躁动(RSAS)评分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分别于术后1、2、3 d进行POD评估及术后恢复质量问卷调查表(QoR-15)评估。 结果 与C组相比,EA组T1~T5的rSO2、rSO2mean和rSO2min明显升高(P<0.05),rSO2%max明显降低(P <0.05);EA组术后1 d的POD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术后2 d和3 d 的PO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R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EA组术后1、2、3 d,病人QoR-15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 电针可改善老年脆弱脑功能病人髋关节置换术中rSO2,降低术后1 d POD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加速病人术后恢复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氧代谢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综合评估快速筛查软件的设计及应用
    江虹, 刘欣彤, 朱跃平, 杨君, 丁福
    2021 (7):  680-68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5
    摘要 ( 177 )   PDF(1092KB) ( 1088 )  
    目的 自主研发老年综合评估(CGA)快速筛查软件,将该软件应用于临床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借助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由老年医学、护理学专家与信息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快速筛查的CGA软件。比较软件应用前后病人进行CGA的平均时间、准确率及病人满意率。 结果 快速筛查的CGA软件使用后,评估所用时间由原先的79.5(53.0,116.0)min下降到35.0(30.5,56.5)min(P<0.05);评估准确率由以前的92.5%上升到98.3%(P<0.05);病人对评估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 结论 基于快速筛查的CGA软件促进了CGA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评估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老年人慢性疼痛特点及近年变化趋势——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罗尔丹, 王遥, 卞鹰
    2021 (7):  684-68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6
    摘要 ( 369 )   PDF(1199KB) ( 1465 )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慢性疼痛特点及近年变化趋势。 方法 通过分析2008~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与疼痛相关的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慢性疼痛特点、影响因素、止痛治疗情况及老年人对疼痛的认知。 结果 在CHARLS访问的27 859例≥60岁老年人中,有35.71%的人患有慢性疼痛,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区、残疾、部分慢性病、职业类型及经济水平。老年慢性疼痛以腰部疼痛最为常见,占所有疼痛的13.09%。随着时间推移,接受西药、中药、针灸和推拿治疗进行止痛的病人比例均有上升,且病人对疼痛的认知逐渐多元化。 结论 我国老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达35.71%,女性、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者患慢性疼痛的风险较大,值得关注。近年来,接受止痛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加,表明老年病人对慢性疼痛逐渐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气胸与支气管封堵器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
    刘艳虎, 李庆国, 李亚东, 薛栋
    2021 (7):  688-69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7
    摘要 ( 183 )   PDF(1099KB) ( 1128 )  
    目的 比较人工气胸与支气管封堵器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及对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的老年中下段食管癌病人102例,随机分为人工气胸组(AP组,n=50)和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n=52)。记录2组肺萎陷评分、胸腔操作完成时间、胸腔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胸腔淋巴结清扫个数、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例数、术后谵妄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2组胸腔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和AP组相比,BB组肺萎陷评分更低(P<0.05)、胸腔操作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P<0.05),围手术期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谵妄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 支气管封堵器能够比人工气胸提供更好的术野暴露,并降低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病人的首选气道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液、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崔宇, 王晓坤, 张燕, 孙宏
    2021 (7):  692-69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8
    摘要 ( 792 )   PDF(1149KB) ( 1280 )  
    目的 探讨AD病人血清及尿液中的代谢物变化,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AD老人(AD组)和健康老人(对照组)血液及尿液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所有尿液样本进行全成分检测,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生物标志物。 结果 尿液中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在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苏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在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病人尿液经过筛选检测出15种代谢产物,而对照组中未检出。 结论 健康老人与AD老人的血清和尿液的代谢物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部分代谢产物可作为潜在的代谢标志物用于AD的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握力与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杨卉, 王青, 路菲, 符琳琳, 王鹏
    2021 (7):  696-70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09
    摘要 ( 219 )   PDF(1229KB) ( 1018 )  
    目的 探讨握力与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全因死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65岁住院高血压病人,记录病人基本资料、生化指标、血压、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分别采用Katz日常生活能力量表(Katz-ADL)、MMSE、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状况及营养状态,采用电子读表式握力计测量握力(kg),出院随访1年以上并记录病人全因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握力与不同性别病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握力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 共入选病人572例,平均年龄(84.02±5.98)岁,其中男性336例(58.7%);中位随访时间为3.17(2.50, 3.75)年,随访期间共111例(19.4%)发生全因死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不同性别病人中,握力与年龄、Charlson共病指数呈负相关,与Hb水平及Katz-ADL、MMSE、MNA-SF评分呈正相关(P<0.05)。将握力进行四分位数分组,Kaplan-Meier曲线显示,随着握力下降,死亡风险逐渐升高(log-rank:P<0.001);Cox回归模型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在男性病人中,最低握力组比最高握力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高(HR=2.484,95% CI:1.200~5.140,P=0.014),而在女性病人中未见明显相关性。 结论 在住院老年男性高血压病人中,低握力与出院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握力可作为一项简便易行的健康结局预测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和肽素水平与炎症因子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蔡婕, 韦伟, 张郁青
    2021 (7):  701-70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0
    摘要 ( 259 )   PDF(1099KB) ( 1006 )  
    目的 探讨老年CHF病人血清和肽素(CPP)水平与炎症因子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CHF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6例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CPP水平与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和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包括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CPP水平与各炎症因子及心室重构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进行分析。 结果 CHF组血清CPP、hs-CRP、TNF-α、IL-6水平及心室重构相关指标LAD、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而LVEF较对照组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清CPP、hs-CRP、TNF-α、IL-6水平与LAD均呈正相关(r=0.683、0.666、0.614、0.595,P=0.028、0.027、0.024、0.019),与LVEDD均呈正相关(r=0.537、0.603、0.612、0.597,P=0.016、0.020、0.022、0.018),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11、-0.533、-0.604、-0.607,P=0.020、0.016、0.019、0.021)。 结论 CHF病人的血清CPP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且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PP水平与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对CHF病人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激素辅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愈合效果研究
    宋耀东, 姚刚
    2021 (7):  705-70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1
    摘要 ( 206 )   PDF(1100KB) ( 947 )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1~12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方式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60例,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术后骨质疏松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皮下注射甲状旁腺激素20 μg/d的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髋关节疼痛程度、Harris功能评分和骨代谢指标等。 结果 2组术后髋关节痛感程度明显减轻,Harris 评分及优良率提高,骨折愈合时间缩短,骨密度(BMD)、骨钙素(BGP)水平明显上升,碱性磷酸酶和β-CTX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 结论 甲状旁腺激素在辅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愈合效果上作用明显,在降低病人术后痛感的同时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21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整体功能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丹, 姚琼, 张兵, 赵亚京
    2021 (7):  709-71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2
    摘要 ( 765 )   PDF(1093KB) ( 1149 )  
    目的 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整体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MHD病人的整体功能水平。 方法 选取北京市3所三级医院的MHD病人32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WHO DAS2.0)、透析病人症状评估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HD病人整体功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MHD病人的WHO DAS2.0得分为(66.42±21.3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症状、透析龄、婚姻状况、屈服应对是MHD病人整体功能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MHD病人的整体功能水平处于轻度障碍水平,临床医务人员应积极控制病人的透析症状,重视与病人配偶的沟通,鼓励病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乐观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的长期疗效分析
    黄山, 姚欣, 周昊, 陈雪玲, 汤善宏, 杨国栋, 秦建平
    2021 (7):  713-71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3
    摘要 ( 257 )   PDF(1125KB) ( 1057 )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的安全性及长期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中心88例因出血和(或)腹水接受TIPS 治疗的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访腹水缓解、复发出血、支架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术后累计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88例病人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门静脉压力较术前明显降低[(18.77±5.89) cmH2O 比(32.83±6.82) cmH2O,P<0.01]。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及Child-Pugh评分短期升高,1年恢复至基线水平。术后1、2、3年累计再出血率分别为6.2%、8.2%、11.2%;术后6个月腹水缓解率为81.5%;术后3、6、12、24、36个月累计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7.2%、19.8%、22.6%、27.4%、31.3%;术后1、2、3年累计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3.3%、86.3%、79.1%,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2.2%、75.5%、68.3%。COX多因素回归显示,系统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HR=1.24,95%CI:1.07~1.44,P=0.004),Child-Pugh分级(HR=2.63,95%CI:1.06~6.53,P=0.037)和合并基础疾病(HR=5.96,95%CI:2.16~16.44,P=0.001)是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PS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方法;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和合并基础疾病是病人术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癌症病人握力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关系的研究
    包蓓, 吴韫韬, 石晓欣, 荣棣君, 朱立人, 王燕
    2021 (7):  718-72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4
    摘要 ( 327 )   PDF(1362KB) ( 1069 )  
    目的 评估上海老年癌症病人的握力(HGS)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我院以及上海长宁、虹口2个社区共1115例癌症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测量HGS,使用EuroQol-5维度(EQ-5D)评估HRQOL,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83份,其中197例癌症病人HGS减弱(最低五分位数男性<29.7 kg,女性<19.7 kg)。与HGS正常的病人相比,HGS减弱的病人EQ-5D的5个维度的损害均有加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焦虑/抑郁这一维度,HGS每增加1 kg,HRQoL在4个维度(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日常活动和疼痛/不适)中均表现受损风险降低(P<0.05)。 结论 HGS增高可能提示老年癌症病人较好的HRQo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信平台随访促进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人随访依从性的研究
    许真真, 姜经伟, 徐桂芳, 李雯, 杨华, 滕玉芳, 杨金萍, 陈湘玉
    2021 (7):  722-72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5
    摘要 ( 200 )   PDF(1117KB) ( 998 )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随访对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人随访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9月因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ESD治疗的老年病人307例作为研究对象,6月1日前的病例纳入对照组(166例),实施电话随访;之后的病例纳入观察组(141例),实施微信平台随访。分析2组术后咨询、定期内镜复查及Hp根除治疗依从性,并记录观察组及医务人员的微信平台随访满意度。 结果 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病人对病理报告(25.1%)、复查挂号(24.1%)、饮食(16.9%)、用药(15.0%)、术后不适(14.0%)等咨询频率较高,且咨询问题随距离手术的时间而变化。观察组术后3、6个月内镜复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71.6%比57.8%,38.3%比27.7%),Hp根除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70.3%比4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微信平台随访及居住在城镇地区可促进病人定期内镜复查依从性(P<0.01),通过微信平台随访及存在肿瘤家族史者Hp根除依从性较好(P<0.05)。此外,所有参与微信平台随访的医务人员和87.9%的病人对微信平台随访表示满意。 结论 微信平台随访可促进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病人定期内镜复查及Hp根除治疗依从性,且医患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认知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闫静, 陈莘桃, 莫冬妮, 吴竹杰, 马俐, 黄莉婷, 刘英
    2021 (7):  727-73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6
    摘要 ( 462 )   PDF(1106KB) ( 1714 )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认知衰弱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衰弱的早期评估、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0月在我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06例。采用Fried标准评估衰弱状态, 采用MMSE评估病人的认知情况,同时存在衰弱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定义为认知衰弱。将106例病人分为认知衰弱组(26例)和非认知衰弱组(80例),对2组病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老年综合征及慢性病病史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的发生率为24.5%。与非认知衰弱组相比,认知衰弱组的病人年龄更大(P<0.01),高血压3级更多见 (P<0.01);认知衰弱组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跌倒、慢性疼痛、多重用药、T2DM、CHD及慢性肾脏病更为多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7.828,95%CI:1.558~39.321)、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OR=20.364,95%CI:3.724~111.346)及慢性肾脏病(OR=5.699,95%CI:1.172~27.716)是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慢性肾脏病是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独立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纪虹, 张玉勤, 张春琰, 杨志梅, 李颖
    2021 (7):  731-73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7
    摘要 ( 237 )   PDF(1087KB) ( 966 )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85例,根据是否为再次骨折分为再次骨折组(45例)和新发骨折组(40 例)。对2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风险因素。 结果 2组年龄、BMI、骨密度(BMD)、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1.612,95%CI: 1.129~8.994)、BMI≤21.00 (OR= 1.725,95%CI: 1.160~5.338)、BMD的T值<-3.50 (OR=2.125,95%CI: 1.815~4.888)、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20 s(OR=1.688,95%CI: 1.009~3.228)及TALP≥110.00 μg/L(OR=1.123,95%CI: 1.015~2.177) 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大、BMI和BMD较低、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较长及TALP水平升高均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魏伟荣, 华山, 雷梦觉, 胡杰, 涂燕平, 龚爱斌, 王凌玲
    2021 (7):  734-73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8
    摘要 ( 250 )   PDF(1042KB) ( 1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p-Tau181、Aβ1-42与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认知关系的研究
    尹倩然, 郝敬波, 卢海龙, 吕丽丽, 周晓兵, 杨荣礼
    2021 (7):  741-74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19
    摘要 ( 330 )   PDF(1058KB) ( 12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老年病人视觉障碍现状及其对跌倒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宫慧敏, 周琳, 靳博华, 梁丽君, 吕逸宁, 孙新雅, 康琦, 张改改
    2021 (7):  743-74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0
    摘要 ( 174 )   PDF(1029KB) ( 1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替加环素在老年重症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胡波, 陈孟莉
    2021 (7):  746-74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3
    摘要 ( 311 )   PDF(1088KB) ( 9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老化发生机制及相关靶点的研究进展
    王凯, 范小璇, 王欢, 杨永锋, 马思田, 赵晓平
    2021 (7):  750-75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4
    摘要 ( 225 )   PDF(1091KB) ( 9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17/Treg失衡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陈西, 刘正霞, 周萍, 刘莹, 鲁翔
    2021 (7):  754-75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5
    摘要 ( 195 )   PDF(1084KB) ( 9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少症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
    詹莹莹, 陈锐, 刘琳妍, 葛健康
    2021 (7):  758-76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6
    摘要 ( 279 )   PDF(1080KB) ( 25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预康复在重度老年膝关节屈曲畸形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李晶晶
    2021 (7):  762-76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7
    摘要 ( 202 )   PDF(1102KB) ( 1164 )  
    目的 探讨在老年膝关节重度屈曲畸形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运用预康复对病人康复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重度屈曲畸形病人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常规TKA围术期护理支持,研究组予预康复护理支持。对比2组病人入院时、术前及术后7 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简易营养评估精法(MNA-sf)评分以及入院、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包括膝关节活动度(ROM)、徒手肌力检查(MMT)和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并记录远期疗效,包括日常活动难度(WOMAC)和生存质量量表(SF-36)。 结果 2组病人入院时SAS、VAS、MNA-sf、MMT、Muller膝关节稳定性、WOMAC、SF-36评分及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7 d,研究组VA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NA-s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前、术后7 d、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ROM和MMT、Muller膝关节稳定性和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TKA围术期给予老年膝关节重度屈曲畸形病人预康复护理支持,可提升其术前营养水平和功能储备,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提高远期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非人工气道老年病人上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郭安娜, 任兴珍
    2021 (7):  766-76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8
    摘要 ( 259 )   PDF(1129KB) ( 1291 )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非人工气道老年病人上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年龄≥60岁的老年非人工气道病人11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非人工气道上呼吸道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急性意识障碍病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GCS)评分提高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急性意识障碍病人GCS评分提高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老年非人工气道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同时还可以避免颅内压再升高,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影响因素研究
    张媛, 詹慧, 徐一鸣, 周俊山
    2021 (7):  769-77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29
    摘要 ( 200 )   PDF(1096KB) ( 1140 )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在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发生疲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年龄≥65岁)。所有病人于血管内治疗术后1周采用9项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进行疲劳的诊断,将量表得分≥4分定义为疲劳。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人371例,其中疲劳组169例(45.6%),非疲劳组202例(54.4%)。与非疲劳组比较,疲劳组年龄更高(P=0.001)、男性比例较少(P=0.011)、左半球梗死比例更高(P=0.001)、文化程度较低(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年龄、梗死部位位于左半球为术后疲劳的危险因素(P<0.01)。以文盲作为参照,小学至初中、高中及中专、大学及以上是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疲劳的保护因素(P<0.01)。 结论 在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接受血管内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关注年龄较大、梗死部位在左半球、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的疲劳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坐位运动对老年高跌倒风险肌少症病人肌肉功能及跌倒效能研究
    朱倩倩, 刘扣英, 梅克文, 陈姝
    2021 (7):  773-77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30
    摘要 ( 169 )   PDF(1079KB) ( 1121 )  
    目的 探讨抗阻和有氧运动混合式坐位运动改善高跌倒风险肌少症病人肌肉功能及跌倒效能的效果。 方法 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对45例老年肌少症病人运用抗阻和有氧运动混合式坐位运动干预4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的简易机体功能评估(SPPB)、握力和肌肉量、跌倒功效和跌倒风险。 结果 病人的握力和左臂肌肉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的SPPB评分、右臂肌肉量、双腿肌肉量、跌倒功效以及跌倒风险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坐位运动干预处方可帮助高跌倒风险的老年肌少症病人降低跌倒风险,改善病人的部分肌肉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子治疗联合功能锻炼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的临床疗效
    陈颖, 赵梅
    2021 (7):  776-77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31
    摘要 ( 360 )   PDF(1099KB) ( 921 )  
    目的 探讨光子治疗联合功能锻炼在老年终末期肾脏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60例老年终末期肾病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对照组采取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光子治疗。观察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内瘘成熟率、术后头静脉内径、动静脉瘘血流量、血液透析时泵控血流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1个月和2个月内瘘成熟率、头静脉内径、动静脉瘘血流量、血液透析时泵控制血流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3个月肾脏病和生活质量问卷(KDQOLTM-36)中症状影响、肾病负担、肾病影响及疼痛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力体力及情感状况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光子治疗联合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经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老年终末期肾脏病病人血管内径和血流量,促进动静脉瘘成熟,提高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制粪便收集装置对老年重症失禁病人肠内营养摄入现状及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王仕芳, 冯萍, 柏健, 李纯
    2021 (7):  780-78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32
    摘要 ( 193 )   PDF(1094KB) ( 930 )  
    目的 探讨自制粪便收集装置(一件式肛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对大便失禁老年重症病人的肠内营养摄入现状及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我科76例大便失禁的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入选病人均按照医嘱实施肠内营养计划,试验组应用一件式肛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大便收集处理;对照组应用标准化清洗加3M造口粉及皮肤保护膜进行大便处理及局部皮肤清洁保护。 结果 试验组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营养达标率、营养支持后白蛋白(PA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量及护士接受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件式肛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能够改善大便失禁重症病人营养状况,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吴启开, 杨潇, 袁宝瑞, 冯德翔, 李鹏超, 吕强
    2021 (7):  784-78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7.033
    摘要 ( 598 )   PDF(1710KB) ( 1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