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坛
    前言——口腔衰弱与常见老年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飞, 张孔雁, 王佳贺
    2024 (9):  865-86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1
    摘要 ( 70 )   PDF(1061KB) ( 362 )  
    口腔衰弱是指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口腔颌面部结构及功能的衰退,增加了老年人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口腔衰弱作为老年综合征的组成成分之一,被发现与多种老年综合征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本专题针对口腔衰弱与睡眠障碍、多重用药、营养不良、认知障碍、抑郁症、跌倒等常见老年综合征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衰弱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田甜, 张璇, 李铭麟, 王佳贺
    2024 (9):  867-87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2
    摘要 ( 66 )   PDF(1033KB) ( 562 )  
    口腔衰弱和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牙齿问题、咀嚼和吞咽困难、肌肉减少、口干症、舌头运动受损等口腔衰弱现象与睡眠质量下降密切相关。此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心理社会因素也通过多种机制间接影响这一关联。本文深入探讨了口腔衰弱与睡眠障碍在老年人群中的双向关系,有助于揭示口腔健康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公共卫生策略制定和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口腔衰弱与多重用药的关系及干预策略
    丛晓飞, 李铭麟, 石春来
    2024 (9):  872-87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3
    摘要 ( 55 )   PDF(1099KB) ( 419 )  
    口腔衰弱是与年龄相关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剩余牙齿数量少,咀嚼能力低,发音和口腔运动技能下降,舌压低,口腔功能和卫生状况下降和吞咽的主观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衰弱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多重用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吞咽功能、唾液分泌、认知功能等机制诱发口腔衰弱。本文综述了老年人多重用药与口腔衰弱的相关性,阐述了多重用药对老年口腔衰弱的影响及机制,以及针对老年多重用药引起口腔衰弱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口腔衰弱与跌倒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毛毛, 张飞, 沈鑫, 李洁华
    2024 (9):  876-87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4
    摘要 ( 104 )   PDF(1162KB) ( 578 )  
    口腔衰弱(oral fraility, OF)是指在衰老过程中与增龄相关的口腔功能衰退,跌倒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的病因之首。本文总结了老年人OF的诊断、评估、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干预措施,发现OF主要通过影响咀嚼功能、平衡感知、营养摄取等因素增加跌倒风险,且心理因素是OF共病跌倒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据此提出了义齿与口腔功能训练、运动和身体活动、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来降低OF共病跌倒的发生风险,以期为我国老年人OF及跌倒的防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衰弱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仇小敏, 张伟三
    2024 (9):  880-88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5
    摘要 ( 85 )   PDF(1151KB) ( 386 )  
    口腔衰弱是老年衰弱的早期表现,其特征包括牙齿数量减少、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功能低下等一系列病症。口腔衰弱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具有双向关联,即口腔衰弱和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化过程中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本文综述了牙齿数量减少、口腔卫生不良、进食功能障碍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认知障碍对口腔衰弱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口腔衰弱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张飞, 李毛毛, 李铭麟, 王佳贺
    2024 (9):  884-88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6
    摘要 ( 54 )   PDF(1042KB) ( 404 )  
    本文对口腔衰弱(oral frailty, OF)和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OF与MDD在老年群体中常合并存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尽管现阶段OF共病MDD尚无有效的诊疗方案,但包括口腔卫生健康宣教、口腔功能管理、口腔康复训练以及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举措是未来治疗OF共病MDD的有效途径。加强包括口腔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等在内的多学科诊疗对OF共病MDD科学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口腔衰弱与营养不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董星娜, 李树斌, 殷亚宁, 许立萌, 邬真力
    2024 (9):  889-89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7
    摘要 ( 53 )   PDF(1111KB) ( 279 )  
    口腔衰弱与多种疾病相互关联,且口腔衰弱病人常合并老年性营养不良,增加了老年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本文主要阐述口腔衰弱和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相互联系,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老年肺腺癌病人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血清白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李江, 邱雁, 王婷, 王丹, 虞一帆, 濮玲丽, 卜玲
    2024 (9):  893-89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8
    摘要 ( 66 )   PDF(1035KB) ( 428 )  
    目的 探讨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血清白蛋白(SII/ALB)与老年肺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03例老年肺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检验结果计算出SII/ALB值,以SII/ALB中位数将病人分为高SII/ALB组和低SII/ALB组,分析2组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 103例老年肺腺癌病人的SII/ALB中位数为16.1,低SII/ALB组(SII/ALB≤16.1)47例,高SII/ALB组(SII/ALB>16.1)56例。2组间BMI、高级别腺癌成分、胸膜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气道播散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II/ALB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SII/ALB反映了肿瘤病人的免疫、炎症以及营养三方面状态。SII/ALB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监测SII/ALB水平有助于为老年肺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药物联合高能红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曹露, 赵阳, 涂海燕
    2024 (9):  897-90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09
    摘要 ( 64 )   PDF(1030KB) ( 149 )  
    目的 评估伐昔洛韦、普瑞巴林、甲钴胺三种药物联合高能红光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90例老年HZ急性发作期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伐昔洛韦、普瑞巴林和甲钴胺),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能红光照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4周后记录病人VAS评分,检测血清中IL-2、IL-6和TNF-α水平,评估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病人治疗7 d及4周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7 d及4周时的血清IL-2水平均升高,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伐昔洛韦、普瑞巴林、甲钴胺三种药物联合高能红光照射治疗老年HZ疗效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应答和降低炎症反应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振宇, 袁颖, 项英, 刘金燕, 吴海, 王萌, 徐桂芳
    2024 (9):  901-90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0
    摘要 ( 68 )   PDF(1085KB) ( 189 )  
    目的 探讨老年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后病理符合混合型早期胃癌的老年病人(≥60岁)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12例老年混合型早期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阳性44例(20.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位置(P=0.035)、病变大小(P=0.006)、浸润深度(P<0.001)及脉管侵犯(P<0.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位于胃下1/3(OR=4.109,95%CI:1.128~14.961,P=0.032)、黏膜下层浸润(OR=3.640,95%CI:1.163~11.391,P=0.026)和脉管侵犯(OR=3.684,95%CI:1.602~8.470,P=0.002)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是老年混合型早期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肌少症发生风险关系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
    戚嘉萤, 殷曈曈, 王芳芳, 张慧, 王丽
    2024 (9):  905-91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1
    摘要 ( 51 )   PDF(2067KB) ( 223 )  
    目的 分析体力活动与肌少症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及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为老年人肌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23年5月前有关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肌少症发病关系的中英文队列研究。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价。运用Stata 17.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体力活动与肌少症发病风险的合并OR值及其95%CI,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分析体力活动量与肌少症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共8784名参与者,包括1275例肌少症病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体力活动与肌少症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59,95%CI:0.52~0.67),研究间异质性较低,不存在发表偏倚。剂量-反应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量与肌少症发生风险之间呈U型非线性关系,体力活动水平为10.85 mMET-h/wk时,对肌少症的预防作用最为显著(OR=0.40,95%CI:0.32~0.50)。结论 老年人通过增加体力活动量可以获得实质性的、较显著的肌少症预防益处,即使是进行低于WHO推荐的8.8 mMET-h/wk体力活动也能获得较大的肌少症预防作用,体力活动水平达10.85 mMET-h/wk时保护作用最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相关风险因素与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关系研究
    高远, 陈华, 陈珂, 黄文龙
    2024 (9):  911-91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2
    摘要 ( 46 )   PDF(1050KB) ( 185 )  
    目的 探讨老年T2DM人群的相关风险因素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以及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307例老年T2DM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和BMD,计算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probability of a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 PMOF)和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probability of a hip fracture, PHF),分析糖尿病相关因素如病程、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用药情况与BMD和骨折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病人的BMD随着病程的延长未有明显变化(P>0.05),但PMOF和PHF明显增高(Ptrend<0.05)。注射胰岛素组的T2DM病人第1、3、4腰椎以及股骨颈的BMD均高于口服降糖药物组(P<0.05),但2组间PMOF和P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和C-肽水平按四分位分组后发现,随着血清中胰岛素、C肽水平升高,第1~2腰椎以及股骨颈BMD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trend<0.05),但PMOF和P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发现,第1腰椎的BMD与胰岛素水平、降糖方式呈正相关;与神经病变、低血糖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PMOF和PHF与低血糖发生率、血管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的相关因素与病人的BMD和骨折风险关系复杂,BMD水平与胰岛素的应用相关,而骨折风险却随着糖尿病病程、并发症、低血糖的发生而增加,因此需要筛查出糖尿病病人的骨折高风险人群,予以合适的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老年人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蕤, 苗桂玲, 李珊珊, 任丽君, 田亚琼
    2024 (9):  916-91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3
    摘要 ( 38 )   PDF(1038KB) ( 126 )  
    目的 研究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老年肺曲霉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190例符合肺曲霉菌病诊断的病人,按照年龄≥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析传统微生物培养、血清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BALF GM试验及BALF mNGS在2组病人中的阳性率。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BALF mNGS阳性率最高,其次为BALF GM试验。2组BALF GM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得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BALF GM试验的诊断效能均优于血清GM试验,且老年组BALF GM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非老年组。在血清GM试验<0.5的99例老年病人中,61例行BALF mNGS,49例(80.3%)阳性;BALF GM试验<0.8的28例老年病人中,26例行BALF mNGS,全部阳性。结论 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曲霉菌病诊断中,BALF mNGS阳性率最高,其次为BALF GM试验。对于GM试验阴性仍高度怀疑肺曲霉菌感染的病人行BALF mNGS将大大提高检出率,BALF GM试验结合BALF mNGS检测将使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与年轻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病人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连芸, 蒋文, 朱方, 成语, 赵慧慧
    2024 (9):  920-92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4
    摘要 ( 47 )   PDF(1089KB) ( 191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与年轻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IDS-related lymphoma,ARL)病人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9—2023年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诊治的55例病人的病例资料,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病人总生存时间(OS)的因素。结果 根据年龄是否≥60岁,将所有病人分为老年组15例和年轻组40例。年轻组病人较老年组病人易合并B组症状(P=0.009)。随访至2023年8月31日,老年组死亡率为53.3%(8/15),中位OS 为14.3个月,年轻组死亡率为47.5%(19/40),中位OS为 13.4个月,2组间死亡率(P=0.700)及OS(P=0.8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组中接受标准化疗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10)。年轻组中IPI评分(P=0.015)、CD4+T淋巴细胞计数(P=0.039)、B组症状(P=0.016)、丙肝抗体阳性(P=0.025)、标准化疗(P=0.011)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是影响年轻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2)。结论 ARL多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大多数属于中高危病人,病死率高,年轻病人中IPI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所有年龄段病人都需严格接受标准化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氨基己酸和氨甲环酸的临床疗效比较
    李唐波, 马丙涛, 刘琳琳, 徐建强
    2024 (9):  926-93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5
    摘要 ( 101 )   PDF(1058KB) ( 170 )  
    目的 比较氨基己酸和氨甲环酸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收治的98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期使用氨基己酸或氨甲环酸分为氨基己酸组和氨甲环酸组。比较2组病人失血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术前红细胞压积、总血容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术后24 h内总失血量、术后24 h内隐性失血量及输血率、总输血量较氨基己酸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72 h总失血量、术后24~72 h隐性失血量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 h和72 h红细胞压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静脉血栓及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围术期失血的效果较氨基己酸强,特别是在减少隐性失血量方面优势明显,氨甲环酸可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围术期首选的抗纤溶止血药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戴静, 崔焱
    2024 (9):  931-93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6
    摘要 ( 50 )   PDF(1627KB) ( 220 )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HbA1c水平及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中心建档并在建档后24个月内HbA1c测量次数≥3次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477例。依据MMSE得分将病人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332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145例)。根据病人的HbA1c测量值计算HbA1c平均值(HbA1c-mean)和HbA1c变异指标,包括HbA1c标准差(HbA1c-SD)、HbA1c变异系数(HbA1c-CV)、校正测量次数的HbA1c标准差(Adj-HbA1c-SD)。分析HbA1c水平及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1)认知功能障碍组HbA1c-mean和HbA1c变异指标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mean和HbA1c变异指标均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控制混杂因素后,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HbA1c-mean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HbA1c-SD、HbA1c-CV、Adj-HbA1c-SD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HbA1c变异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独立相关,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催眠药物对高龄老年人日间嗜睡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郑虹, 齐振波, 徐鹏, 徐杰, 于新宇, 藏亚楠, 张兆岩
    2024 (9):  936-93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7
    摘要 ( 50 )   PDF(1021KB) ( 171 )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长期应用催眠药物对日间嗜睡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103 例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服用催眠药物分为服用催眠药物组和对照组,利用MoCA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调查分析高龄老年人认知功能及日间嗜睡的情况。结果 2组高龄老年人白天嗜睡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得分显示,对照组在沉闷的公共场所和午餐后安静地坐着时重度嗜睡发生率显著高于服用催眠药物组(P<0.05)。MoCA得分显示,服用催眠药物组与对照组在(语言)命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失眠老年人接受合理有效催眠药物治疗,对日间嗜睡和认知功能未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可使用催眠药物加强对高龄老年人睡眠问题的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肥胖指标与老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调查研究
    张星星, 张海洋, 何小菁, 鲁翔
    2024 (9):  940-94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8
    摘要 ( 66 )   PDF(1040KB) ( 259 )  
    目的 分析肥胖指标BMI、腰围(WC)、脂质蓄积指数(LAP)、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圆度指数(BRI)与老年人糖尿病的关系,探讨各指标对老年人糖尿病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覆盖南京市江宁区辖区内10个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单位,选取2021年参加体检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6 41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肥胖指标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糖尿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态、吸烟状况、饮酒状况、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BMI、WC、LAP、CVAI和BRI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WC、LAP、CVAI、BRI及5种指标联合应用对老年人糖尿病患病预测的AUC分别为0.593、0.590、0.599、0.618、0.590、0.620。结论 BMI、WC、LAP、CVAI和BRI均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5种指标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的预测价值高于单个指标,因此可以利用5种指标联合进行糖尿病的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针对老年病人下肢骨科手术围术期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倪红艳, 陈云, 张其兵, 马一鸣, 解成兰
    2024 (9):  944-94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19
    摘要 ( 44 )   PDF(1033KB) ( 220 )  
    目的 观察术后电针治疗对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病人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40例。2组病人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2组均在术前和术后第1、3、7天采用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 针刺组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PN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7天,2组间PND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3、7天,针刺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IL-1β水平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第7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1、3、7天,针刺组MMSE评分均与TNF-α、IL-1β、IL-6呈负相关。结论 电针治疗可以降低老年病人下肢骨科手术PND的发生率,这种作用可能与电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包良良, 董靖德
    2024 (9):  948-95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20
    摘要 ( 46 )   PDF(1036KB) ( 211 )  
    AD是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认知功能持续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和逐渐恶化的精神行为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作为A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D的进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OSA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旨在为AD治疗提供新视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衰老积累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孙泽东, 任斌辉
    2024 (9):  953-95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21
    摘要 ( 121 )   PDF(1037KB) ( 230 )  
    衰老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复杂的多因素生物学过程,它表现为正常生理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机体衰老过程中会发生DNA甲基化整体水平的降低,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的异常修饰,染色质重塑导致的DNA损伤和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等表观遗传学改变。随着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积累,基因表达或染色体稳定性发生可遗传的变化,从而诱导肿瘤相关基因的活化或抑制,驱动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衰老导致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从表观遗传学角度阐述衰老与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基于表观遗传学治疗肿瘤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老年病人经肛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晓敏, 李晓林, 栗杰, 吴蕾, 郝冉冉
    2024 (9):  958-96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22
    摘要 ( 49 )   PDF(1028KB) ( 243 )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经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DBE)的进镜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镜中心行经肛DBE的1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OBPS)评估病人肠道准备质量,统计经肛DBE的进镜深度及操作时间,计算进镜效率,根据进镜效率分为高效组和低效组,分析进镜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部位、息肉或憩室疾病、盲肠插管时间(CIT)与经肛DBE进镜效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息肉等病史、手术部位及CIT是经肛DBE进镜效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下腹部手术史的病人进镜效率较低。结论 下腹部手术史、息肉或憩室疾病、CIT长会降低老年病人经肛DBE的进镜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嵌入性理论医养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的构建
    孙露露, 周玉洁, 董珊, 周明飞, 殷小莉, 逄天宇, 颜恺然, 周冕, 袁玲
    2024 (9):  962-96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23
    摘要 ( 48 )   PDF(1051KB) ( 174 )  
    目的 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科学、规范的医养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旨在为医养结合背景下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指导。方法 以嵌入性理论为指导,确定一级条目为制度嵌入、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和文化嵌入。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初步拟定医养安宁疗护模式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15名安宁疗护、医养结合和老年专科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 两轮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1和0.254(P<0.001),最终形成包括4个一级条目、8个二级条目、50个三级条目的医养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结论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医养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科学性,可以提高临终老人的生活质量,为医养结合背景下的安宁疗护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简易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蔡荟萃, 陈燕, 王燕, 叶劲军, 朱钰颖
    2024 (9):  968-97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9.024
    摘要 ( 51 )   PDF(1045KB) ( 209 )  
    目的 探究老年肺癌放疗病人接受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简易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肺癌放疗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简易呼吸功能锻炼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呼吸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呼吸频率及氧合指数]、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病人护理需求及满意程度调查表)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PFS、QLQ-C30评分,FeNO、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PFS评分、FeNO水平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研究组的遵医率及护理干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肺癌放疗病人采取多形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简易呼吸功能锻炼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癌因性疲乏,提高老年病人遵医性与生活质量,提升其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