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坛
    肾脏衰老与慢性肾脏病
    孙晗, 裴小华
    2024 (8):  757-76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1
    摘要 ( 196 )   PDF(1183KB) ( 568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慢性肾脏病(CKD)与肾脏衰老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疾病进程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互为因果。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总结近年来肾脏衰老与CKD之间的研究进展,为有效预防和干预老年肾脏疾病,优化临床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衰老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李湘, 栗萱, 田应选
    2024 (8):  761-76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2
    摘要 ( 151 )   PDF(1207KB) ( 592 )  
    随着人口老龄化,肺衰老及其导致的疾病如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哮喘和肺癌受到关注。衰老机制涉及端粒缩短、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衰老细胞的累积和功能下降与多种呼吸疾病相关。目前,抗衰老治疗包括SIRT1激动剂、烟酰胺膘嘌呤二核苷酸补充剂、mTOR抑制剂和Senolytics药物等,但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深入理解肺衰老机制对于开发有效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肺衰老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及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脏衰老与慢性病
    王华利
    2024 (8):  766-76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3
    摘要 ( 96 )   PDF(1118KB) ( 731 )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肝脏随着人体衰老而变化。本文通过对衰老肝脏形态学、功能变化,以及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作一综述,进而了解衰老肝脏与慢性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质淋巴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刘乐乐, 解瑞川, 支楠, 高丽
    2024 (8):  770-77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4
    摘要 ( 94 )   PDF(1174KB) ( 784 )  
    胶质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脑脊液-脑组织液交换的主要结构。星形胶质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是胶质淋巴系统的必需结构,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极化分布,与血管周围空间紧密接触,从而促进脑脊液流入脑实质,可以清除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神经纤维缠结蛋白在内的多种代谢产物。在AD中,Aβ沉积、神经纤维缠结蛋白作为主要病理改变,它们的产生可以被认为是和清除不平衡的结果,因此,增加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清除率可作为改善AD认知障碍的一种新思路。通过对有关胶质淋巴系统在AD中的作用研究,可以为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策略带来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运动康复对老年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评价
    王小娇, 王宁, 崔宏, 叶童, 王晓明
    2024 (8):  775-77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5
    摘要 ( 110 )   PDF(1396KB) ( 645 )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对轻中度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轻中度(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老年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采用标准化运动负荷康复治疗,观察2组病人出院6个月后心脏功能、睡眠质量、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变化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LVEF、心输出量(CO)及每搏输出量(SV)水平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6MWD)较对照组更长,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ventory,PSQI)评分和出院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5.8%比15.4%)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板运动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且随着平板运动的时间延长、速度加快、坡度增加,2组病人心率均较安静时明显增加,但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运动负荷康复指导可提高轻中度老年慢性心衰病人的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龄慢性肾脏病病人标化尿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沈陈军, 王小庆, 汤德刚, 宁萍
    2024 (8):  779-78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6
    摘要 ( 102 )   PDF(1059KB) ( 359 )  
    目的 探讨超高龄慢性肾脏病病人标化尿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为超高龄晚期慢性肾脏病病人降尿酸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年龄≥90岁的出院病人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肾功能指标、用药情况等,分析标化尿酸(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和各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58例超高龄老年慢性肾脏病病人82例次病历资料,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的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使用降尿酸药物后尿酸和其他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化尿酸与血肌酐(r=-0.678)、尿素氮(r=-0.505)、胱抑素C(r=-0.611)呈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0.738,P<0.01)。结论 超高龄慢性肾脏病病人标化尿酸与肾功能指标相关性强,降尿酸药物使用不能明显改善超高龄慢性肾脏病病人的肾功能,相反标化尿酸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能有助于肾功能指标的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呼吸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运动减少型构音障碍的影响
    郝世杰, 邹建鹏, 卫晨, 刘清江
    2024 (8):  783-78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7
    摘要 ( 83 )   PDF(1102KB) ( 312 )  
    目的 观察综合呼吸训练改善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运动减少型构音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的48例老年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构音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呼吸训练,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量表 (FDA) 评分、最长发音时间(MPT)、不同音节轮替运动速率(DR)和最大吸气压力(MIP)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2组病人的FDA评分、MPT、不同音节DR和MI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病人的FDA评分、MPT和不同音节DR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FDA评分、MPT、不同音节DR和MIP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综合呼吸训练可以促进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改善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运动减少型构音障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电图avL导联T波变化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向超, 罗彩东
    2024 (8):  788-79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8
    摘要 ( 83 )   PDF(1107KB) ( 325 )  
    目的 分析心电图avL导联T波变化对老年冠心病(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124例老年CHD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按照Gensini积分法分为重度组(36例,Gensini评分>40分)、中度组(40例,Gensini评分为21~40分)、轻度组(48例,Gensini评分为1~20分)。所有病人均接受心电图检测。比较3组病人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avL导联T波改变与其他心电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avL导联T波改变对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逐步升高,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avL导联T波改变、ST段抬高、ST段压低、病理性Q波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LVEDD、avL导联T波改变、ST段抬高、ST段压低、病理性Q波是影响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表明,avL导联T波改变诊断老年CHD冠脉狭窄程度的AUC为0.701(95%CI:0.603~0.798)。结论 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是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20排探测器自由呼吸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老年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王璇, 唐无量, 邵海磊, 徐秋贞
    2024 (8):  792-79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09
    摘要 ( 81 )   PDF(1948KB) ( 420 )  
    目的 探讨使用320排探测器CT在老年病人自由呼吸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CCTA)检查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使用320排探测器CT进行CCTA扫描的老年病人100例,根据扫描时呼吸状态分为自由呼吸组和屏息组,每组50例。测量2组主动脉(aorta)、右主干(RCA)、左主干(LM)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冠周脂肪组织的标准差(SD)、有效剂量(ED)并比较。两名医师采用4分法对2组冠状动脉15分段的图像质量进行双盲评分并比较,使用Kappa检验评估两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2组主动脉、RCA、LM的CT值、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主观评分以及高心率(>75次/min)与中低心率(≤75次/min)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33和0.720),自由呼吸组的ED小于屏息组(P<0.05)。结论 老年病人使用320排探测器CT行自由呼吸CCTA具有可行性,可以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高龄左室肥厚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李慧颖, 蔡力力, 朱启伟
    2024 (8):  797-80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0
    摘要 ( 77 )   PDF(1089KB) ( 513 )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对高龄(≥80岁)左室肥厚(LVH)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的309例高龄LVH病人,记录病人临床基线资料、生化指标和血浆NT-proBNP水平。对病人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进行随访。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筛选与NT-proBNP相关的临床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估NT-proBNP水平与终点事件之间的关系,利用ROC曲线评估NT-proBNP对高龄LVH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309例高龄LVH病人的NT-proBNP中位水平为325(144,821)pg/mL。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呈正相关,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Hb、血浆白蛋白和LVEF呈负相关。中位随访6.7(3.1,9.1)年,239例(77.3%)死亡,117例(37.9%)发生MACEs。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与最低分位组相比,NT-proBNP最高分位组全因死亡(HR=3.029; 95%CI:1.918~4.728)和MACEs(HR=3.173; 95%CI:1.612~6.244)风险显著增加。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预测高龄LVH病人全因死亡和MACEs的AUC分别为0.669和0.594(均P <0.01)。结论 血浆NT-proBNP对高龄LVH病人全因死亡和MACEs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人血清S100A9及sCD16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王新平, 谢柏梅, 卫国, 叶晓莉, 赵亚芸, 谭小田
    2024 (8):  802-80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1
    摘要 ( 69 )   PDF(1326KB) ( 328 )  
    目的 研究老年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病人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分泌型CD163(sCD16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诊治的96例老年IIP病人,根据IIP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62)和稳定期组(n=34)。根据急性加重期组病人随访3个月生存情况,分为生存亚组(n=40)和死亡亚组(n=22)。以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A9、sCD16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加重期IIP病人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A9、sCD163对急性加重期IIP病人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血清S100A9、sCD163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急性加重期老年IIP病人血清S100A9、sCD163水平均与红细胞沉降率、肺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HRCT)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HRCT评分、S100A9、sCD163是急性加重期老年IIP病人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RCT评分、血清S100A9、sCD163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加重期老年IIP病人死亡的AUC为0.907,大于上述单一指标(AUC=0.850,0.809,0.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183,4.349,5.127,均P<0.05)。结论 老年IIP病人血清S100A9和sCD163联合检测对急性加重期老年IIP病人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剂量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对颅内肿瘤切除老年病人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刘美娟, 王宁, 王栋, 陆方舟, 刘娟
    2024 (8):  808-81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2
    摘要 ( 78 )   PDF(1100KB) ( 501 )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颅内肿瘤切除术病人术中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颅内肿瘤切除的老年病人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2例。所有病人均给予丙泊酚麻醉处理,L组复合使用小剂量利多卡因,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中均行MEP监测。记录2组病人麻醉期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深度、MEP波幅和潜伏期、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期间,C组不同时点HR及MAP存在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HR及MAP未见明显波动(P>0.05);2组MEP波幅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小剂量利多卡因对颅内肿瘤老年手术病人MEP波幅和潜伏期均无显著影响,但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己酮可可碱联合硫辛酸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净兵, 王会军, 王少颖, 赵璨, 王莉迪, 曹玉娇
    2024 (8):  812-81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3
    摘要 ( 92 )   PDF(1057KB) ( 420 )  
    目的 分析己酮可可碱联合硫辛酸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120例,将所有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药组(n=60)和联合组(n=60),单药组采用硫辛酸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干预前后的握力和步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和单药组的Fried评分显著降低(P<0.05),握力、步速、Tinetti-POMA、ADL和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改善效果较单药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在临床正常值范围内,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比11.67%,P>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联合硫辛酸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γ-氨基丁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老年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交互作用分析
    赵玉玲, 黄婧, 叶文春
    2024 (8):  816-82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4
    摘要 ( 77 )   PDF(1284KB) ( 287 )  
    目的 探讨γ-氨基丁酸(GAB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老年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前期病人为对照组,选取同期100例糖尿病前期并发心血管事件病人为观察组。2组均进行血清GABA、IGF-1水平检测。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样条函数与Logistic回归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GABA、IGF-1与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关联强度。采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交互作用指数(S)评价GABA与IGF-1对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的交互作用。结果 观察组年龄、SBP、FPG、餐后2 h血糖(2hPG)、TC、TG、LDL-C高于对照组,HDL-C、GABA、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FPG、LDL-C是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GABA、IGF-1是保护因素(P<0.05)。GABA、IGF-1与心血管事件关联强度呈负相关,当GABA>5.00 μmol/L、IGF-1>119 ng/mL时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风险最低;以GABA、IGF-1同时高表达时为共同参照,调整年龄、SBP、FPG、TC、TG、LDL-C、HDL-C后,GABA与IGF-1低表达对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协同效应为二者单独存在产生效应之和的2.760倍(S=2.760),在糖尿病前期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中有60.43%(API=60.43%)是由GABA与IGF-1低表达交互作用引起的。结论 GABA、IGF-1是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两者在糖尿病前期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当病人GABA、IGF-1表达均降低时应警惕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认知双重任务训练对认知衰弱老年人的干预效果
    赖小星, 陈宝玉, 刘晓萱, 李奇, 朱宏伟, 霍晓鹏
    2024 (8):  821-82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5
    摘要 ( 104 )   PDF(1085KB) ( 369 )  
    目的 探讨运动-认知双重任务训练对认知衰弱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认知衰弱老年人72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认知衰弱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 16 周的运动-认知双重任务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6周后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认知功能及躯体运动功能。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Tilburg衰弱指数(TFI)量表评分、MoCA 评分、Tinetti 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POMA)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TFI评分明显下降,MoCA 、POMA评分显著升高,TUGT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运动-认知双重任务训练可有效改善认知衰弱老年人的衰弱状况、认知功能及躯体运动功能,适宜在认知衰弱老年人中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梁杉杉, 梁欢, 杨珊, 刘建凤
    2024 (8):  826-83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6
    摘要 ( 90 )   PDF(1072KB) ( 436 )  
    目的 分析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7例老年T2DM病人临床资料,依据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分为肌少症组41例、非肌少症组56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指标,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颈动脉AS分级情况,并分析影响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肌少症组BMI、骨密度T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UA、ASMI水平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颈动脉斑块数、Crouse积分、半定量积分、等级积分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肌少症组颈动脉AS分级以3级为主,非肌少症组以0级、1级为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IMT、Crouse积分、半定量积分、等级积分为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发生与颈动脉AS有关,有合并动脉AS斑块者需警惕肌少症发生,需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手段,以改善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NRI和CONUT评分对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黄锐
    2024 (8):  831-83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7
    摘要 ( 77 )   PDF(1325KB) ( 293 )  
    目的 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营养控制状况(CONUT)评分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R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Ⅲ期且年龄≥65岁的老年NSCLC病人81例,放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病人RP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2级RP组(A组,25例)和<2级RP组(B组,56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和放疗剂量学参数,并计算病人放疗结束时的GNRI和CONUT评分。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影响因素,应用ROC 曲线分析GNRI和CONUT评分对≥2级RP的预测价值。结果 A组双肺V20(双肺接收>20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高于B组(P<0.05);放疗结束时A组GNRI低于B组,CONUT评分高于B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疗结束时低GNRI(OR=0.821,95%CI:0.717~0.941)和高CONUT评分(OR=3.653,95%CI:1.944~6.886)是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GNRI和CONUT评分预测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截断值分别为94.22和4.5分,AUC分别为0.785和0.894;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5,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929。结论 放疗结束时低GNRI和高CONUT评分是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者单独或联合评估对其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刘照营, 李兴超, 王友芳, 朱晓松, 李淑晓, 车峰远
    2024 (8):  837-83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8
    摘要 ( 74 )   PDF(1014KB) ( 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心脏手术老年病人口腔衰弱与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相关性
    段华玮, 胡小义, 纪木火, 夏德国
    2024 (8):  840-84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19
    摘要 ( 68 )   PDF(1027KB) ( 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内分泌激素对肌肉减少症的防治潜力
    祁欣语, 段宇
    2024 (8):  847-85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21
    摘要 ( 75 )   PDF(1038KB) ( 273 )  
    内分泌激素是骨骼肌代谢的重要调节器,其维持肌肉质量、维护肌肉功能的过程机制复杂,尚不明确。老年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与内分泌激素水平随增龄下降密切相关,目前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本文通过概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重要内分泌激素调控骨骼肌代谢的方式,阐述肌少症与激素之间的重要关系,探索老年肌少症的潜在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中枢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范诗宇, 张军风, 闫隆, 于涛
    2024 (8):  851-85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22
    摘要 ( 86 )   PDF(1781KB) ( 791 )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引发CNS功能障碍的疾病,其种类繁杂,具有高致残性,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人体胃肠道与大脑的沟通桥梁,已被证明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综述近年关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间相互影响的文献,并讨论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在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旨在从微生态学角度阐释靶向肠道微生物群相关诊治的机制并论证其有效性,以期为CN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寻找新的潜在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少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汪月, 李振光, 李梦凡, 张金彪, 齐笑笑
    2024 (8):  857-86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23
    摘要 ( 91 )   PDF(1063KB) ( 573 )  
    在老年人中,肌少症与认知障碍相关,但是两者之间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胰岛素代谢、蛋白质代谢、血管功能障碍、神经肌肉连接和肌因子可能是肌少症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本文旨在对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IgG4相关性心包炎1例报道
    杨永兰, 张秀英, 董汉玉, 郭旺荣, 刘世庆
    2024 (8):  862-86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8.024
    摘要 ( 89 )   PDF(2194KB)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