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坛
    冠心病的超声诊断及研究进展
    李林, 张平洋
    2022 (2):  109-11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1
    摘要 ( 248 )   PDF(1195KB) ( 15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黄辉, 姜学忠
    2022 (2):  113-11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2
    摘要 ( 218 )   PDF(1165KB) ( 14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肌少症的超声诊断进展
    张芹, 吴意赟, 许华宁
    2022 (2):  121-12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4
    摘要 ( 273 )   PDF(1162KB) ( 15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
    陈茂娟, 李嘉
    2022 (2):  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5
    摘要 ( 184 )   PDF(1179KB) ( 16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针刺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张楚穹, 石娜, 欧阳钢
    2022 (2):  129-13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6
    摘要 ( 227 )   PDF(1353KB) ( 1633 )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经电针干预后与骨代谢密切相关的肠道菌群丰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32只3月龄雌性SD清洁级大鼠,其中8只为空白组,8只为假手术组,16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取穴:(1)关元、三阴交(双);(2)肾俞、后三里(双)。两组穴位交替进行,每次电针刺激2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干预5 d,共12周。其余3组仅常规饲养,不作特殊处理。12周后处死大鼠,应用骨密度仪统一测定右侧胫骨、股骨的骨密度,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测量大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结果 各组大鼠骨密度的变化: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在门水平,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软壁菌门、放线菌门、脱铁杆菌门丰度增加(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 黑水仙菌门丰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黑水仙菌门丰度增加(P<0.05),软壁菌门、放线菌门、脱铁杆菌门丰度降低(P<0.05)。在属水平,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拟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丰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拟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丰度增加。结论 电针干预可以提高去卵巢模型大鼠的骨密度,调节去卵巢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高迁移率族蛋白A2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纤维化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岳圆圆, 张玉扬, 韩慧, 李忠梅
    2022 (2):  134-13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7
    摘要 ( 213 )   PDF(1103KB) ( 1542 )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纤维化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2018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IPF病人102例,所有病人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以及预后不良组。收集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HMGA2以及Ⅳ型胶原(Ⅳ C)、透明质酸(HA)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MGA2和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PF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MGA2对IPF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 102例IPF病人中48例预后不良,54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的吸烟比例及Ⅳ C、HA、血清HMGA2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PF病人血清HMGA2水平与Ⅳ C、H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Ⅳ C、HA、HMGA2是IPF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DLCO%则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HMGA2预测IPF的病人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95%CI:0.733~0.897)。 结论 HMGA2在老年IPF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HMGA2可能通过调控肺纤维化进展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学科综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郑宏瑞, 范磊, 何斌, 秦虎, 沈亚骏, 王云华
    2022 (2):  138-14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8
    摘要 ( 208 )   PDF(1048KB) ( 1438 )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慢性肾衰病人,随机分为MDT组(n=24)和传统治疗组(n=20)。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统计2组的手术率,以及手术病人的术前等待时间、总住院时间、骨折早中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肾功能恶化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所有手术病人随访至2021年6月。MDT组手术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83.3%比30.0%,P<0.05);MDT组术前等待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 (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MDT组术后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骨折早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组 (P<0.05)。 结论 MDT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慢性肾衰病人的手术率及临床疗效,并降低手术病人骨折早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葛静, 孙心怡, 于茜, 张舒, 缪鋆鋆
    2022 (2):  142-14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09
    摘要 ( 221 )   PDF(1046KB) ( 1623 )  
    目的 回顾性探究老年T2DM病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9~2020年在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诊断治疗的老年T2DM病人,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功正常组,n=320)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亚甲减组,n=46),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肾功能。结果 亚甲减组女性病人比例高于甲功正常组(P<0.05);甲功正常组DKD者185例(57.8%),亚甲减组34例(73.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SBP、DBP及血清TC、TG、LDL-C、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T2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糖脂代谢较甲功正常者有差异,且与DKD的发生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强放疗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王玉芳, 刘美荣, 李明君
    2022 (2):  146-14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0
    摘要 ( 211 )   PDF(1051KB) ( 1264 )  
    目的 比较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和单纯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住我院的60例老年食管鳞癌初治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放疗组、阿帕替尼联合放疗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联合治疗组在放疗过程中及后续给予阿帕替尼片250 mg/d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均按计划完成放疗,联合组与单纯放疗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76.67%(23/30)和70.00%(2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缓解深度≥50%的比例为73.34%(22/30),高于单纯放疗组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6.0个月,单纯放疗组为1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2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49.00%、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2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蛋白尿(23.33%)、高血压(20.00%)、手足综合征(10.00%),均为Ⅰ~Ⅱ级不良反应。 结论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可以提高肿瘤缓解深度,延长PFS,不增加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老年人群咀嚼能力与轻度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
    吴晓华, 邱勋定, 刘凯, 高照, 张堃, 卢少泉, 胡安全, 王春苗
    2022 (2):  150-15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1
    摘要 ( 236 )   PDF(1045KB) ( 1730 )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及MCI与咀嚼能力的关系。 方法 在海口市210个城乡社区中共抽取2950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参与横断面研究。由接受过培训的护士进行面对面访谈,收集参与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评估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营养状况及咀嚼能力。采用MoCA和MMSE量表对研究对象认知水平进行评估。 结果 2950例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81.5岁(70~102岁),67.8%为女性。MCI有590例(20%)。MCI组年龄、女性占比较非MCI组高(P<0.001),ADL、营养状态、咀嚼能力较非MCI组差(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咀嚼能力是社区老年人群MC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群MCI的患病率约为20%,咀嚼能力差与MCI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对血清游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刘峰, 谭焰, 许尤玲, 胡莎莎
    2022 (2):  154-15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2
    摘要 ( 224 )   PDF(1042KB) ( 1483 )  
    目的 分析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的效果及对血清游离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86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血清游离COR、ACTH水平,呼吸动力学指标。 结果 观察组病人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PaO2、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游离COR、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可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临床症状,降低病人血清游离COR、ACTH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3934-5p在老年胃癌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孙洁, 查秀芳, 张楠楠, 桑楠, 赵君宁, 何伟
    2022 (2):  158-16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3
    摘要 ( 234 )   PDF(2328KB) ( 2248 )  
    目的 分析miR-3934-5p在胃癌(GC)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miR-3934-5p相关数据,TargetScan、miRDB、miRWalk和DIANA等数据库预测miR-3934-5p靶基因,Cytoscape软件识别关键基因,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综合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3934-5p表达与GC病人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GC组织中miR-3934-5p的表达水平远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01)。miR-3934-5p的高表达与年龄(>65岁比≤65岁,OR=1.901,P<0.001)和T分期(T3&T4比T1&T2,OR=0.585,P=0.015)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miR-3934-5p可以较好地区分GC病人(AUC=0.808)。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miR-3934-5p的老年GC病人预后更差(P=0.024)。GO/KEGG富集分析显示,miR-3934-5p的靶基因与p53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周期、细胞衰老、DNA复制、同源重组等过程有关。 结论 GC病人miR-3934-5p表达上调,miR-3934-5p可能参与GC的发生和进展,可作为GC诊断和评估病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孙宇, 王艳, 徐书杭, 刘超
    2022 (2):  164-16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4
    摘要 ( 235 )   PDF(1053KB) ( 2343 )  
    目的 探讨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 2017年1月至 2021年1月因胸痛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HD的老年病人247例,根据病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CHD(SCHD)组。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其他生化指标水平,应用我国老年人TSH特异性参考范围值(>8.56 mIU/L)诊断SC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的危险因素。 结果 ACS组的男性、高血压、吸烟史比例和SCH发生率高于SCHD组(P<0.05)。 ACS组TSH水平高于SCH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H是ACS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 SCH是ACS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相较于SCHD病人,ACS病人的TSH水平更高,后者可能促进ACS的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任烨, 程海燕, 王霞娟, 吴文君
    2022 (2):  168-17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5
    摘要 ( 237 )   PDF(1076KB) ( 1623 )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8岁的DKA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比较老年组(≥60岁)与中青年组(<60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 结果 339例成人DKA住院病人中,老年组66例(19.5%),中青年组273例(80.5%);老年组初发糖尿病比例(87.9%)高于中青年组(57.9%)(P<0.05);除外无明显诱因,感染及不遵从治疗方案为老年组的主要诱因;相较中青年组,老年组DKA严重程度更轻(Z=-2.736,P=0.006),但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高渗状态及肺部感染。老年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但pH纠正时间短(P<0.05)。2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老年组预后较差。结论 DKA可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首发症状。相较于中青年病人,老年病人DKA严重程度较轻,但更易合并多种疾病,低血糖发生率高,远期预后差。因此,对老年DKA病人的诊治需加强对其共病的关注及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与中青年病人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比较
    刘洋, 何玮, 梁培, 许莹, 曲晨, 顾勤, 董丹江
    2022 (2):  173-17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6
    摘要 ( 235 )   PDF(1052KB) ( 805 )  
    目的 比较老年与中青年病人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致PLT减少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接受静脉注射利奈唑胺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5例、中青年组(18~59岁)45例,比较2组基线水平,以是否发生PLT减少为因变量,将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药物相关PLT减少的危险因素。 结果 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初始PLT计数高于中青年组,胆红素、肌酐清除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是PLT减少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 结论 老年病人使用利奈唑胺时应密切监测PLT计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胸腔积液病人穿刺引流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分析
    卢瑞琦, 孙燕川, 郭昌, 杨泽西, 徐海亮, 宋建民
    2022 (2):  177-17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7
    摘要 ( 212 )   PDF(1031KB) ( 1207 )  
    目的 研究老年胸腔积液病人穿刺引流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胸腔积液治疗的病人478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生气胸病人50例。对气胸组以及非气胸组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老年胸腔积液病人穿刺引流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结果 气胸组的年龄高于非气胸组,BMI低于非气胸组(P<0.05)。2组穿刺时间>30 min、穿刺角度>30°、穿刺次数>3次、病灶大小<3 cm以及病灶深度>5 cm的病人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年龄(OR=4.019,95%CI:1.009~23.926)、穿刺时间>30 min(OR=14.089,95%CI:2.002~67.065)、穿刺角度>30°(OR=13.020,95%CI:2.006~56.930)、穿刺次数>3次(OR=10.320,95%CI:2.223~53.987)、病灶大小<3 cm(OR=21.002,95%CI:4.001~102.568)、病灶深度>5 cm(OR=10.564,95%CI:2.335~55.974)均是造成病人气胸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穿刺时间>30 min、穿刺角度>30°、穿刺次数>3次、病灶大小<3 cm以及病灶深度>5 cm均是造成老年胸腔积液病人穿刺引流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通过技术革新以及对以上病人的早期干预,减少气胸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高凝状态与血清脂联素、8-异前列腺素F2α的关系
    符沙沙, 陈宗存, 王志峰, 欧宗兴
    2022 (2):  180-18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8
    摘要 ( 185 )   PDF(1062KB) ( 1010 )  
    目的 探讨老年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及高凝状态与血清脂联素、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关系。 方法 入选132例老年稳定期COPD病人,收集病人的年龄、性别、吸烟史、BMI、FEV1/FVC、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采用心脏彩超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是否≥40 mmHg分为COPD伴PH组(56例)和单纯COPD组(76例)。采用ELISA法检测2组病人血清脂联素、8-iso-PGF2α水平,分析PH、FIB、D-D与脂联素、8-iso-PGF2α的关系。 结果 2组病人年龄、性别、吸烟史、BMI、血压、血糖和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伴PH组病人8-iso-PGF2α、FIB、D-D水平高于单纯COPD组,FEV1/FVC、脂联素水平低于单纯COPD组(P<0.05)。Logistic回归调整了年龄、性别、BMI、FEV1/FVC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脂联素对PH有保护作用,8-iso-PGF2α是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PD伴PH组中,FIB、D-D与脂联素呈负相关,与8-iso-PGF2α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老年COPD相关PH及高凝状态与脂联素、氧化应激有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趋化素水平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梁杰, 崔蕴文, 赵樱
    2022 (2):  184-18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19
    摘要 ( 223 )   PDF(1049KB) ( 2314 )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与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趋化素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入住我院的72例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作为骨质疏松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5例老年骨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趋化素水平,腰椎L1~4骨密度(BMD)、左侧髋关节BMD及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骨质疏松组趋化素、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血清趋化素、脂联素均分别与腰椎及髋部BMD呈负相关(r=-0.630, r=-0.569, P<0.01;r=-0.275, r=-0.197, P <0.01),瘦素与腰椎及髋部BMD呈正相关(r=0.428, r=0.332, P<0.05或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BMI后,血清趋化素水平升高可使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增高(OR=1.25, 95%CI:1.09~1.43),瘦素水平升高使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降低(OR=0.21, 95%CI:0.07~0.65),脂联素与骨质疏松发生关联不明显(OR=1.03, 95%CI:0.96~1.12)。 结论 血清趋化素水平越高的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风险越大,可能是潜在的骨质疏松发病危险预测指标。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呈负相关,或许可通过干预以上指标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联合ABCD-3I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啜红斐
    2022 (2):  188-19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0
    摘要 ( 215 )   PDF(1055KB) ( 1381 )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联合ABCD-3I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TIA病人246例,根据病人3个月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TIA组(214例),比较2组临床基本资料、ABCD-3I评分及血清ANGPTL8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脑梗死组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ABCD-3I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均高于T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PTL8高表达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ABCD-3I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均是老年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PTL8、ABCD-3I评分均可用于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AUC分别为0.757(95%CI:0.666~0.847)、0.765(95%CI:0.684~0.846),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升预测价值,AUC为0.863(95%CI:0.786~0.939)。 结论 血清ANGPTL8和ABCD-3I评分是老年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二者可用于临床预测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合并共病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高明昕, 孟祥玲, 张志辉, 李白, 吴曙华
    2022 (2):  192-19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1
    摘要 ( 228 )   PDF(1154KB) ( 1581 )  
    目的 探索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insufflation,HFNI)在合并共病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期望为病人提供安全且更加舒适、耐受的供氧方式。 方法 通过对HFNI与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进行比较,分析其在合并共病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舒适度、耐受性等。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FNI和NIV组病人的pH和PaCO2呈下降趋势;PaO2、氧合指数等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FNI组较NIV组病人舒适度、痰液黏稠度、呼吸困难等有明显改善(P<0.05),平均住院时间减少(P<0.05)。2组治疗失败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FNI和NIV均可在合并共病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人群中应用,改善病人氧合功能,疗效相当。与NIV相比,HFNI舒适度高,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的评估和干预
    刘盼, 李耘, 马丽娜
    2022 (2):  198-20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3
    摘要 ( 258 )   PDF(1023KB) ( 16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生成抑制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董俐, 罗晓红, 牛小娟
    2022 (2):  202-20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4
    摘要 ( 205 )   PDF(1037KB) ( 1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评估方法与效果
    宋小波, 巫海娣, 吴丹, 徐婷, 娄青林, 顾刘宝, 胡艳, 戴静
    2022 (2):  206-20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5
    摘要 ( 227 )   PDF(1078KB) ( 1372 )  
    目的 比较视诊、触诊、B超探查3种方法评估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9年6~12月在我院住院且接受胰岛素注射≥1年的9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调查病人胰岛素注射相关信息,并分别采用视诊、触诊、B超探查方法评估胰岛素注射部位有无脂肪增生,观察3种方法的检出率,并以B超探查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视诊和触诊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错误率。 结果 90例病人经B超探查,皮下脂肪增生的检出率为56.7%,视诊的检出率为16.7%,低于B超探查法(P<0.01);触诊的检出率为54.4%,与B超探查法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64);触诊的检出率高于视诊(P<0.01)。视诊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错误率分别为5.1%、74.5%和44.4%;触诊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错误率分别为28.2%、25.5%和26.7%。 结论 临床应采用B超探查为主要方法评估胰岛素治疗病人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减少错误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老年痴呆病人高渗性脱水的诊治体会
    朱威帆, 但传才, 余绍青
    2022 (2):  209-21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6
    摘要 ( 195 )   PDF(1009KB) ( 1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裂孔疝病人鼻饲伴肺部感染1例
    缪明, 顾正宇, 苗立云
    2022 (2):  212-21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7
    摘要 ( 204 )   PDF(1325KB) ( 1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扩张型心肌病伴房颤并多脏器梗死和消化道出血1例
    闫晓凤, 刘江华
    2022 (2):  214-21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2.02.028
    摘要 ( 200 )   PDF(1250KB) ( 1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