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焕芹, 李彬, 孙敬青, 等.卒中后肢体痉挛针刺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34(9):4217-4219. [2] 王文卢, 唐菀羚, 黄永.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药, 2023, 46 (5): 66-69.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666-682.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019)[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12):994-1005. [5] 张通.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4): 301-318. [6]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部分: 穴位埋线》项目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1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 穴位埋线[J]. 中国针灸, 2009, 29(5): 405-406. [7] 李良芳, 朱俊志, 欧海宁, 等. 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在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定量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2, 37(1): 75-78. [8] LI S, FRANCISCO G E.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ost-stroke spasticity[J]. Front Hum Neurosci, 2015, 9(4):192. [9] MARCONI B, FILIPPI G M, KOCH G,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n cortical excitability and motor recovery induced by repeated muscle vibration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J].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11, 25(1) : 48-60. [10] 初晓.基于腱器官“反牵张反射”效应研究按法对于脑卒中后肌痉挛大鼠血浆G1y、GABA 含量的影响[D].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 [11] 林飞燕, 郑武熙,张文琪, 等.早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干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8, 37(6):614-618. [12] 胡煜雯.不同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介绍和降解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5):50-51, 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