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老年医学 ›› 2025, Vol. 39 ›› Issue (5): 461-465.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5.05.006
王赟, 付丽萍
WANG Yun, FU Liping
摘要: 目的 通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高原地区AD病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分析其在高原地区AD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D病人(AD组)和3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HC组)为研究对象,通过PVEP检测P100波的潜伏期和幅值,采用OCT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在AD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2组年龄、性别及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AD组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迟(P<0.01),波幅明显下降(P<0.01),颞象限的RNFL更厚(P<0.05),上、下象限的RNFL更薄(P<0.01),SFCT也更薄(P<0.001)。上象限RNFL厚度及SFCT随着AD的进展存在明显的变薄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100波潜伏期、P100波幅值和SFCT是A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100波潜伏期、P100波幅值及SFCT联合诊断AD的价值(AUC=0.99)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AUC=0.81、0.94、0.76)。 结论 高原地区AD病人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存在改变,采用PVEP和OCT评估的视网膜参数有望成为诊断AD的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