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对去卵巢大鼠罗伊氏乳杆菌丰度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张楚穹, 欧阳钢, 姜劲峰
2025 (9):
883-88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5.09.005
摘要
(
15 )
PDF(1169KB)
(
28
)
目的 观察电针干预下去卵巢模型大鼠肠道罗伊氏乳杆菌丰度的变化,从罗伊氏乳杆菌参与调节骨骼健康的角度,探讨针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30只3月龄雌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6只为空白组,6只为假手术组,18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定植组和电针组。定植组喂养抗生素2周后,在无菌水中加入罗伊氏乳杆菌,每周喂食3次。电针组取穴:(1)关元、三阴交(双);(2)肾俞(双)、后三里(双),两组穴位交替进行,每次电针刺激2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干预5 d,共12周。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常规饲养,不作特殊处理。12周后处死大鼠,应用骨密度仪统一测定右侧胫骨、股骨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匀浆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大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定植组、电针组的胫骨、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TNF-α、IL-6、RANK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罗伊氏乳杆菌的丰度显著富集(P<0.05)。 结论 电针干预可以提高去卵巢模型大鼠的骨密度,下调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及RANKL蛋白表达水平,调节肠道的罗伊氏乳杆菌丰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