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闫晓伟, 李梦婷, 潘梦娇, 张留平
    2024 (6):  541-54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1
    摘要 ( 95 )   PDF(1050KB) ( 623 )  
    目的 探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病人的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 IC)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23年1—6月老年MHD病人。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并进行IC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采用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评估运动能力、采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评估营养状态、采用MMSE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抑郁状态,并自述视力/听力下降评估感觉。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老年MHD病人175例,平均年龄为(69.78±6.92)岁,其中男性105例(60.00%),平均透析龄为(66.91±55.36)个月,IC总平均得分为(2.25±1.03)分。其中,IC较好(≥3分)的老年MHD病人53例(30.29%)、IC欠佳(<3分)的老年MHD病人122例(69.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白蛋白是老年MHD病人IC的保护因素,年龄和β2微球蛋白是老年MHD病人I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MHD病人IC下降普遍存在,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可能有益于提升老年MHD病人的I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体质辨证护理改善老年透析病人疲乏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胡阳阳, 王越, 谢庆磊
    2024 (6):  545-54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2
    摘要 ( 91 )   PDF(1105KB) ( 476 )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证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疲乏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两个院区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人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接受包括中医饮食调护、穴位按摩在内的中医体质辨证护理,共干预24周。采用修订版Piper疲乏量表(RPF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24周后,观察组病人RPFS量表中的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感觉维度得分以及RPF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RPFS量表感觉维度、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以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0.05),而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疲乏程度未明显改善(P >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中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得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得分以及SF-36总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SF-36评分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中医体质辨证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疲乏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
    闫小红, 谢庆磊, 王越, 周宏云
    2024 (6):  549-55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3
    摘要 ( 74 )   PDF(1047KB) ( 710 )  
    目的 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血液净化中心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老年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临床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探讨相关因素预测低血压发生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128例老年病人,共计透析8766例次,其中52例老年病人共计发生了682例次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7.78%。根据有无发生透析中低血压分为透析中低血压组和未发生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通路方式为长期导管(OR=7.94,95%CI:2.76~22.87,P<0.001)以及超滤速率>8.8 mL/min(OR=5.40,95%CI:1.55~18.75,P=0.008)是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超滤速率预测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12,约登指数为0.357,最佳截断值为9.0 mL/min,灵敏度为67.3%,特异度为68.4%。结论 血管通路为长期导管、超滤速率>8.8 mL/min是老年透析病人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超滤速率对老年病人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慢性便秘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研究
    唐芳, 张凯迪, 李作林, 张留平, 李梦婷
    2024 (6):  553-55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4
    摘要 ( 70 )   PDF(1055KB) ( 534 )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病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定期随访的116例老年MHD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临床相关指标,采用便秘评分量表(constipation assessment scale, CAS)评估老年MHD病人的便秘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慢性便秘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MHD病人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结果 58例(50%)老年MHD病人患有慢性便秘,便秘评分与BMI、TC、TG水平以及总水量(total body water,TBW)、脂肪含量(body fat mass,BFM)和肥胖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G、TBW、BFM和肥胖程度是老年MHD病人便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MHD病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高,TC、TG、TBW、BFM和肥胖程度对老年MHD病人发生慢性便秘存在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希浦系统起搏对老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病人效果的Meta分析
    成荣, 周昊阳, 李颖, 张成, 李春雨, 陈彦
    2024 (6):  557-56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5
    摘要 ( 83 )   PDF(3268KB) ( 626 )  
    目的 评估右心室起搏后,患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的老年病人升级至希浦系统起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希浦系统起搏对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疗效的相关文献,提取研究中有关临床获益和安全性的数据,在RevMan 5.4软件上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185例病人,升级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为95%。Meta 分析结果显示:升级希浦系统起搏后,随访期间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MD=-11.73, 95%CI:-14.74~-8.72, P<0.01)较升级术前提高,QRS波时限(MD=59.84, 95%CI:55.98~63.70, P<0.01)较升级术前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MD=1.05, 95%CI: 0.70~1.41, P<0.01)较升级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起搏阈值(MD=-0.11, 95%CI: -0.24~0.02, P=0.08)和R波振幅(MD=-0.35, 95%CI: -1.94 ~1.24, P=0.66)升级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中观察到2例病人死亡。结论 对于老年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病人,可考虑升级起搏方式为希浦系统起搏,不仅可以纠正长期右心室起搏引起的心脏电不同步和心室重塑,同时也能改善病人的临床心功能并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枸橼酸钠抗凝在老年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中的效果观察
    刘子云, 李凝旭
    2024 (6):  564-56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6
    摘要 ( 97 )   PDF(1054KB) ( 647 )  
    目的 探讨枸橼酸钠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RCA)在老年病人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 CVVH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行日间RCA-CVVHD治疗的50例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治疗前后肾功能和电解质,治疗过程中监测滤器前和滤器后血气分析指标,治疗结束后记录滤器及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分级情况。结果 (1)50例病人50次CVVHD治疗均顺利完成,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分级均为0级。(2)治疗1 h滤器后游离钙(iCa2+)水平为(0.36±0.05)mmol/L。(3)治疗2、5 h滤器前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体内i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pH值、碳酸氢根离子(HCO3-)、碱剩余(BE)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钠离子(Na+)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4)治疗后BUN、血肌酐(Cr)、钾离子(K+)、氯离子(Cl-)、血磷(P)、血钙(Ca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前后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5)治疗过程中发生1例枸橼酸钠蓄积。结论 老年病人使用RCA行日间CVVHD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时为避免枸橼酸钠蓄积或者枸橼酸钠过量,需要动态监测体内静脉血气分析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自发性脑出血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研究
    张要田, 周勇, 王军宝, 马昌宝
    2024 (6):  568-57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7
    摘要 ( 80 )   PDF(1047KB) ( 463 )  
    目的 探讨老年自发性脑出血(SICH)病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SICH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NIHSS评估结果分为非END组(n=60)与END组(n=40)。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Hcy、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END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SICH病人中END发生率为40.00%(40/100)。非END组高血压、出血破入脑室占比以及血肿体积、CRP、Hcy水平低于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血肿体积、出血破入脑室、CRP、Hcy是老年SICH病人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SICH病人发生END受较多因素影响,当血肿体积、CRP、Hcy增高时,需注意END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跌倒风险自评工具在住院老年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及预测价值分析
    刘雅婷, 陈琼, 孔彦洁, 彭云, 洪丹, 彭琳琳, 胡兰, 陈霞, 张星, 刘丽华, 南亚昀
    2024 (6):  572-57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8
    摘要 ( 82 )   PDF(1334KB) ( 585 )  
    目的 探讨3种跌倒风险自评工具在住院老年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及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符合纳排标准的420例住院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中文版住院病人自我跌倒风险评估量表(CSAFR)、中文版i Engaging跌倒自主评估工具、中文版老年人跌倒风险自评量表(CFRQ)3种工具的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3种工具的调查员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3种工具的内部一致性;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3种工具的结构效度;以中文版Morse跌倒评估量表(CMFS)作为标准,比较3种工具与CMFS测定得分的相关系数,分析标准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3种量表对跌倒的预测价值。结果 CSAFR、中文版i Engaging跌倒自主评估工具、CFRQ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0.804和0.926,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515、0.726、0.742;效度KMO值分别为0.618、0.662、0.831,Bartlett’s球形度检验值P均<0.01。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CSAFR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7.4%;中文版i Engaging跌倒自主评估工具提取出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2%;CFRQ提取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3.3%。CSAFR、i Engagring跌倒自主评估工具、CFRQ与CMF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8、0.376、0.478。ROC分析结果显示:3种工具AUC值分别为0.814、0.689、0.821,当3种工具的截断点分别为3.5、5.5、4.5时,约登指数分别为0.469、0.259、0.503,敏感度分别为64.9%、88.3%、81.8%,特异度分别为82.1%、37.6%、68.5%。结论 本研究认为3种跌倒风险自评工具均有一定的信效度,对住院老年病人跌倒风险的评估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CFRQ的信效度及预测价值均较高,且评估时间不长,是进行老年人跌倒风险自评的有效工具和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吞咽功能、营养状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李清扬, 王婵娟, 王峥
    2024 (6):  577-58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09
    摘要 ( 81 )   PDF(1070KB) ( 529 )  
    目的 探讨AD病人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科住院的60~79岁的AD病人56例为AD组,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体检病人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TC、TG、HDL-C、LDL-C、FPG、UA、白蛋白及Hb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完成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及洼田饮水试验的评估,比较2组间的差异。分别通过吞咽障碍程度分级量表及MMSE评估AD病人吞咽功能障碍分级及认知功能,探讨AD病人认知功能、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AD组Hb、白蛋白水平以及MNA-SF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组营养状况随着吞咽障碍程度分级的增加而下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D病人的MNA-SF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54,P<0.05)。结论 AD病人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并且随着吞咽功能下降,营养不良逐渐加重,同时AD病人认知功能与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AD病人吞咽功能的筛查,增强营养支持,积极改善AD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Aβ1-42、Bcl-2预测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价值
    刘田, 杨荣礼, 韩慧萍
    2024 (6):  582-58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0
    摘要 ( 76 )   PDF(1082KB) ( 427 )  
    目的 探究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l-2)水平预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AD发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141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收集病人入院时血清Aβ1-42、Bcl-2水平。随访3年,记录病人AD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D组和无AD组,比较2组病人临床相关资料,分析病人发生AD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Aβ1-42、Bcl-2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A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141例病人中失访24例,有效随访的117例病人中AD发生率为24.79%(29/117)。AD组Aβ1-42水平高于无AD组,Bcl-2水平低于无AD组(P<0.01)。2组性别、BM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高血脂、婚姻状况、照顾者、吸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年龄、合并糖尿病比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比例高于无AD组,MoCA评分低于无AD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614)、Aβ1-42水平(OR=4.823)是病人发生AD的危险因素,Bcl-2水平(OR=0.311)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β1-42、Bcl-2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发生AD的敏感度分别为75.90%、65.50%、89.70%,特异度分别为71.60%、72.70%、90.90%,AUC分别为0.784、0.729、0.920。结论 血清Aβ1-42水平是影响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发生AD的危险因素,血清Bcl-2水平为保护因素,通过检测Aβ1-42、Bcl-2水平可有效预测病人进展为AD的风险,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时雯, 朱平, 周洁, 颜婷, 黄玉杰, 严妍
    2024 (6):  587-59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1
    摘要 ( 83 )   PDF(1072KB) ( 453 )  
    目的 探究胰激肽原酶在老年T2DM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96例老年T2DM伴MCI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胰激肽原酶治疗。比较2组血糖控制、认知功能、炎症水平、肾功能、胰岛功能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F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100β蛋白、TNF-α、IL-6、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空腹C肽(FCP)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可有效提升老年T2DM伴MCI病人的认知功能,同时改善肾功能及胰岛功能,降低炎症水平,且用药安全可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6个月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一项纵向研究
    郭淳, 易梦廷, 宗前兴, 周怡, 巫海娣, 莫永珍
    2024 (6):  592-59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2
    摘要 ( 72 )   PDF(2020KB) ( 785 )  
    目的 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6个月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2—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277例,根据随访6个月内是否出现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69例) 和非低血糖组(208例)。 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24.91%(69/277)的病人在6个月内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病史(OR=6.989,95%CI:3.671~13.844,P<0.001)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6个月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而高MMSE得分(OR=0.890,95%CI:0.820~0.959,P=0.003)、TG≥1.7 mmol/L(OR=0.268,95%CI:0.083~0.708,P=0.014)是保护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AUC为 0.801(95%CI:0.742~0.860),灵敏度为0.841,特异度为0.673,准确度为71.48%。在内部验证中矫正后的AUC为0.783;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χ2=10.81,P=0.212);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 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阈值为0.02~0.69时,病人的临床净收益水平最高。结论 构建的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可为医护人员识别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预防性干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灌注强度比值联合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游嘉翔, 李晓溪, 夏峻, 李浩鹏, 王军
    2024 (6):  598-60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3
    摘要 ( 73 )   PDF(1077KB) ( 610 )  
    目的 探讨低灌注强度比值(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联合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预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病人发生神经恶化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185例老年AIS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分为END组与非END组。统计分析2组基线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N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IR、SII对老年AIS病人END的预测价值。结果 185例老年AIS病人中有 41例病人出现END,其发生率为 22.2%;END组的HIR、SII、入院时NIHSS评分、血糖均高于非E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较高HIR(OR=1.065,95%CI:1.038~1.092)、高SII(OR=1.001,95%CI:1.000~1.001)、高NIHSS评分(OR=1.063,95%CI:1.003~1.127)、高血糖(OR=1.186,95%CI:1.039~1.354)是老年AIS病人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各项指标预测老年AIS病人END发生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HIR、SII、NIHSS评分、血糖、HIR联合SII的AUC分别为0.861、0.658、0.728、0. 665、0. 885,其中HIR联合SII的AUC高于单独预测。结论 HIR、SII是AIS病人发生END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END的预测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衰弱与血清瘦素及25-羟维生素D的相关性研究
    朱蓓, 杭乐佳, 高飞, 袁海川, 赵卫红
    2024 (6):  603-60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4
    摘要 ( 78 )   PDF(1055KB) ( 690 )  
    目的 探究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血清瘦素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透析病人衰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血液透析病人,依据Fried表型评价病人的衰弱情况,分为非衰弱组(51例),衰弱前期组(74例)和衰弱组(25例)。比较3组一般资料、血清瘦素、25(OH)D及心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年龄、糖尿病比例、透析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白蛋白、镁、IL-6、瘦素、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糖尿病、镁、IL-6、白蛋白、瘦素、25(OH)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是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针对白蛋白水平低、瘦素水平高、25(OH)D水平低的老年血液透析病人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有利于延缓衰弱的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TIMP-1、M-CSF联合检测对老年病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价值
    史华, 何志威, 甘轲
    2024 (6):  607-61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5
    摘要 ( 68 )   PDF(1068KB) ( 292 )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对老年病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97例老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为研究组,另回顾性纳入医院同时间段收治的125例老年乙型肝炎病人为对照组。根据病人肝硬化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肝硬化A级39例、肝硬化B级33例、肝硬化C级25例。比较各组间血清TIMP-1、M-CSF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TIMP-1水平与血清M-CSF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老年乙型肝炎病人发生肝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TIMP-1、M-CSF联合检测对老年乙型肝炎病人发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TIMP-1、M-C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IMP-1、M-CSF水平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 血清TIMP-1水平与血清M-CSF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TBIL、TIMP-1、M-CSF、ALB及 PT为老年乙型肝炎病人发生肝硬化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TIMP-1、M-CSF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老年乙型肝炎病人发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21、0.813、0.896(P<0.05),且二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P<0.05)。结论 血清TIMP-1、M-CSF水平在早期诊断老年病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版防肺炎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常欣欣, 潘蓓, 匡雯, 杜文津, 刘玮, 李雨梦, 郭秀敏, 陈大伟
    2024 (6):  612-61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6
    摘要 ( 78 )   PDF(1071KB) ( 430 )  
    目的 将防肺炎吞咽功能评估量表(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 for Pneumonia,ASAP)翻译成中文版,并评价其在我国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翻译ASAP,并邀请8名相关领域专家对ASAP中文版进行内容效度评价。由1名护士和1名康复医生分别对50例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住院病人进行ASAP中文版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估,比较2个量表的评估用时,并分析两个量表得分的相关性。随机选取其中20例病人,由康复医生于当天再次进行ASAP中文版评估,护士于第2天再次进行ASAP中文版评估,计算内部、外部的组内相关系数(ICC)。根据ASAP分级标准指导所有病人调整进食方式,并观察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g pneumonia,AP)的发生情况。结果 ASAP中文版具有很好的评定者内部一致性(ICC=0.93,P<0.001)和评定者间一致性(ICC=0.91,P<0.001)。ASAP中文版各项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0.945,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ASAP中文版各项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75~1.000,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平均S-CVI为0.984。ASAP中文版与SS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3,P<0.001),且ASAP中文版用时显著短于SSA[(7.1±1.8)min比(19.3±3.0)min,P=0.02]。ASAP中度异常者的AP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和轻度异常者(P<0.001)。结论 ASAP中文版在我国老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中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评估用时少,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此外,该量表还可以指导病人调整进食方式,减少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李雅婷, 王会, 刘小静, 何萍, 任爱荣, 何睿, 王美娟, 姜学忠
    2024 (6):  617-62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7
    摘要 ( 65 )   PDF(1283KB) ( 303 )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transrect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TRSWE)鉴别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83例经TRSWE检查后行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病变病人,比较良、恶性病变的杨氏模量值;分析杨氏模量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恶性组的年龄、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平均值(Emean)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ax、Emean、Emin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和95%CI分别为0.794(0.691~0.875)、0.740(0.632~0.830)、0.634(0.521~0.737);Emax、Emean和Emin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2、50.8、30.7 kPa。Gleason评分8~10分病人(高危组)Emax、Emean均大于Gleason评分6分病人(低危组)和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组与低危组之间Emax、E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Emi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SWE对于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结节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示肿瘤的病理分级,为前列腺癌病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应用于一期缝合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胡元昌, 石毅, 白剑峰, 高骥
    2024 (6):  621-62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8
    摘要 ( 69 )   PDF(1050KB) ( 519 )  
    目的 探讨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中的操作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肝胆中心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的27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81例行胆总管倒刺线连续缝合(连续缝合组),95例行胆总管薇乔线间断缝合(间断缝合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手术病例。2组一般资料、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管壁厚度、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连续缝合组在手术时间、胆管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间断缝合组(P<0.05或P<0.01)。术后共7例病人发生胆漏,均通过保持腹腔持续引流顺利恢复,无再次手术病例,但连续缝合组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间断缝合组(1.1%比5.3%,P=0.037)。随访3~24个月,2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相较于间断缝合,应用连续缝合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OM-B理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容量超负荷居家管理行为体验的质性研究
    于文汇, 朱欢欢, 陈秋菊, 朱迪, 陈雁
    2024 (6):  625-62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19
    摘要 ( 77 )   PDF(1103KB) ( 426 )  
    目的 探索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理论的老年CHF病人居家容量管理行为的真实体验,为制定个性化的老年CHF病人容量超负荷居家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5例老年CHF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CHF病人容量超负荷居家管理行为共提炼出3个主题及9个亚主题,分别是能力方面:症状感知能力欠佳、管理知识欠缺或偏差、居家管理应对无效;动机方面:容量管理信心缺乏、容量管理体验不佳、运动自我效能低下;机会方面:医院支持、社区支持、家庭支持。结论 老年CHF病人容量超负荷居家管理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拓展容量管理教育方式及途径,切实提高老年CHF病人的自我决策及应对能力;重视不良体验,树立积极信念,激发容量管理行为动机;优化居家容量管理策略,加强医院-社区-家庭容量管理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手术路径的改进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吴荣鑫, 章珩, 王燕, 胡明进
    2024 (6):  629-63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20
    摘要 ( 78 )   PDF(1074KB) ( 606 )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手术入路的改进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为经腹腔路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模式,手术方式为经腹膜外路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盆腔引流管及导尿管留置的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手术入路的改进应用于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节省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庞学妍, 李绪领
    2024 (6):  634-63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21
    摘要 ( 80 )   PDF(1054KB) ( 546 )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然而,在AD的治疗中,其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综述了不同治疗参数对AD病人疗效的影响,发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igh frequency rTMS,H-rTMS)能够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H-rTMS治疗A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研究了H-rTMS与其他非药物治疗方式(如认知训练)联合应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病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丁姗, 王晓凤
    2024 (6):  639-64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22
    摘要 ( 84 )   PDF(1079KB) ( 579 )  
    目的 通过建立和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改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症状。方法 将70例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白内障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的住院天数、血糖水平、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等资料,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改善糖尿病白内障病人围术期症状的效果。结果 术后2组视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舒适度、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助于改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症状,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手操作下ADOPT模式在老年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戴丽, 王增香, 张旺, 朱雅男, 吴颖, 蒋思琦, 张玉, 周敏, 朱敏
    2024 (6):  642-64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4.06.023
    摘要 ( 65 )   PDF(1053KB) ( 355 )  
    目的 评估四手操作下ADOPT模式在老年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牙髓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四手操作下ADOPT模式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四手操作治疗。分别采用Frankl量表、正性和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定2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正负情绪、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依从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研究组的正性情绪得分为(31.32±1.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95±1.05) 分;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的自我效能评分为(37.27±1.7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5±1.02) 分;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手操作下ADOPT模式应用于老年急性牙髓炎诊疗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正性情绪和自我效能,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