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坛
    老年甲病护理技术新进展
    王俊思, 白姣姣
    2021 (2):  109-11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1
    摘要 ( 222 )   PDF(1311KB) ( 1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医疗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杨小玲, 袁丽
    2021 (2):  114-117.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2
    摘要 ( 222 )   PDF(1089KB) ( 17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应用的现状调查
    邓宝凤, 罗昌春, 李海芳, 胡晓玉, 马宗娟, 张爱军, 于冬梅, 毕靓
    2021 (2):  118-12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3
    摘要 ( 227 )   PDF(1120KB) ( 15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合并视力障碍的老年内科住院病人谵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秦岭, 陈星怡, 赵艳莉, 高浪丽, 岳冀蓉
    2021 (2):  122-12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4
    摘要 ( 164 )   PDF(1058KB) ( 1527 )  
    目的 了解视力障碍的老年内科疾病病人住院期间谵妄发生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存在视力障碍的老年住院病人。入院48 h内对病人进行视力检查和谵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从住院当天至住院第13天每隔一天对病人进行谵妄评估,记录住院期间有无发生谵妄,并分析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43例存在视力障碍的老年住院病人,其中53例(21.8%)发生谵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重度合并症指数、认知功能受损是内科视力障碍老年住院病人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要积极预防高龄、合并多种疾病和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视力障碍病人谵妄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中国汉族≥75岁老年口服华法林病人IWPC预测模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杨海燕, 李曼, 潘丰慧, 崔雯霞, 施晓婷, 高蕾, 王春
    2021 (2):  126-131.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5
    摘要 ( 195 )   PDF(1093KB) ( 1586 )  
    目的 探讨影响≥75岁老年病人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协会(IWPC)预测模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为≥75岁病人更合理地应用华法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75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间的差异率分为差异轻微组、差异一般组和差异显著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BMI、血压、心率、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等临床指标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剂量差异率的相关性。结果 73例病人分为差异轻微组42例,差异一般组21例,差异显著组10例。3组病人性别、年龄、肝功能等指标及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轻微组心力衰竭(心衰)病史及应用利尿剂比例明显低于差异显著组,血清肌酐明显低于差异一般组及差异显著组,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eGFR)明显高于差异一般组及差异显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差异轻微组华法林实际剂量明显高于差异显著组(P<0.05)。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衰病史及是否应用利尿剂对病人剂量差异率无显著影响(P>0.05)。将eGFR按四分位数分为低水平[(<59.5 mL/(min·1.73m2)]、中低水平[59.5~76.3 mL/(min·1.73m2)]、中高水平[76.4~96.5 mL/(min·1.73m2)]、高水平[>96.5 mL/(min·1.73m2)]4个等级,eGFR低水平病人引起华法林实际与预测剂量间明显差异的OR值是eGFR高水平病人的4.455倍;eGFR中低水平病人引起华法林实际与预测剂量间明显差异的OR值是eGFR高水平病人的5.135倍。结论 中国汉族≥75岁病人华法林平均实际稳定剂量<2.5 mg/d;实际剂量越低,与IWPC模型公式预测剂量差异越大;eGFR与剂量差异大小有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姜道明, 滕晓华, 杨彬, 王光华
    2021 (2):  132-13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6
    摘要 ( 182 )   PDF(1068KB) ( 1281 )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对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2016~2019年我科住院老年昏迷病人95例。根据我科分别开展常规支气管灌洗和早期支气管灌洗的时间顺序分组:入院48 h内无肺部感染征象即开始每日行支气管灌洗的28例为早期灌洗组;其余67例为非早期灌洗组。非早期灌洗组中诊断肺部感染后间断行支气管灌洗的25例为常规灌洗组,未灌洗的42例为未灌洗组。各组均行吸痰管吸痰、体外震动排痰、雾化、抗感染等防治措施。比较各组肺部感染的发生及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后各组肺通气功能和炎症反应程度以及分泌物细菌计数的差异。结果 早期灌洗组较常规灌洗组和未灌洗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推迟,治疗第1、3、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量表(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分、平均抗菌素DDD值及感染控制时间均降低(P<0.05)。早期灌洗组的PaCO2低于常规灌洗组和未灌洗组,PaO2高于常规灌洗组和未灌洗组,血浆TNF-α、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灌洗组和未灌洗组(P<0.05)。治疗第3天,早期灌洗组的CRP、PCT水平及分泌物细菌计数显著低于常规灌洗组和未灌洗组(P<0.05)。结论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能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缩短感染控制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程度和降低细菌数量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治疗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李一贤, 孙艳冬, 王静, 张琰, 朱海霞, 尹华, 白晓艳
    2021 (2):  137-14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7
    摘要 ( 210 )   PDF(1047KB) ( 1548 )  
    目的 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应用于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病人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明确诊断为环咽肌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3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2组均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在治疗前和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满6周后,利用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VFSS进行评定,分析比较2组病人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FSS检查显示,治疗后2组Rosenbek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球囊扩张术结合用力吞咽法,在改善老年环咽肌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常规吞咽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方法筛查宜宾市60岁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致性研究
    杜明明, 董礼, 吕俊
    2021 (2):  141-14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8
    摘要 ( 202 )   PDF(1046KB) ( 2083 )  
    目的 比较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7标准在60岁以上居民COPD筛查中的一致性。方法 于2019年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宜宾市60岁以上居民744例,分别采用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和肺功能检查调查COPD的患病情况,比较2种方法在诊断结果上的一致性。结果 以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评分≥16.5分(可疑)和≥19.5分(高危)为截点,诊断COPD人数分别为127例(17.1%)和86例(11.6%),不同年龄、BMI和吸烟量的可疑人数和高危人数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BMI越低、吸烟量越多者,检出率越高(P<0.05)。采用肺功能检查GOLD 2017标准共确诊COPD 81例,患病率为10.9%,不同年龄、BMI和吸烟量居民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OLD 2017为金标准,分别以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评分16.5分和19.5分为截点诊断COPD,其kappa值分别为0.512和0.791,灵敏度分别为74.1%和84.0%,特异度分别为89.9%和97.3%。结论 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适用于60岁以上人群的COPD筛查,以19.5分为截点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肺功能状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胃癌病人乐观倾向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路径分析
    王蕾, 李雁飞, 徐莉
    2021 (2):  145-14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09
    摘要 ( 164 )   PDF(1061KB) ( 1286 )  
    目的 探讨乐观倾向对老年胃癌病人心理韧性的影响路径。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老年胃癌病人138例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2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并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心理韧性,采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评估乐观倾向,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Q)评估社会支持,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自我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韧性与乐观倾向、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采用路径分析探讨乐观倾向对心理韧性的影响。结果 老年胃癌病人心理韧性与乐观倾向、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T-R评分、SSQ评分、GSES评分是自我韧性的影响因素。自我韧性的影响路径模型显示,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对心理韧性有直接效应,而乐观倾向对心理韧性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结论 乐观倾向对老年胃癌病人的心理韧性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可通过对自我效能的间接作用影响心理韧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简易肌力测试预测社区老年人群身体肌肉含量的模型
    刘闵敬, 周思美, 黎梦丽, 王丽
    2021 (2):  149-154.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0
    摘要 ( 174 )   PDF(1088KB) ( 1424 )  
    目的 通过测量社区老年人身体肌肉含量和不同部位的肌力,建立以单独或联合肌力水平为基础的肌肉含量预测模型。方法 2019年9~12月在社区招募老年居民140例,分别进行握力、30 s肱二头肌弯举、30 s连续坐立测试和基于Micro FET3手持测力仪测定的股四头肌与腘绳肌最大等长肌力测试,并使用日本TANITA体成分仪测定身体肌肉含量,分析上述肌力指标与肌肉含量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 所有肌力检测指标(握力、30 s肱二头肌弯举测试、30 s连续坐立测试、股四头肌与腘绳肌最大等长肌力)均与身体肌肉含量呈正相关(r=0.207~0.720,P<0.001)。在各肌力测试指标单独预测肌肉含量的多元回归分析中,除30 s连续坐立测试外,其余指标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2=0.702~0.761,P<0.001)。多项肌力测试结果联合预测肌肉含量回归方程(r2=0.786,P<0.001)的预测因子包括性别、BMI、非优势手握力、30 s连续坐立测试和股四头肌最大等长肌力。结论 身体不同部位简易肌力测试的结果均与身体肌肉含量呈正相关。除30 s连续坐立测试外,每一单项肌力水平均可建立拟合优度较好的肌肉含量预测模型,多项肌力指标联合预测模型效果稍优于单独指标,但优势差别较小。这些结果为评估社区老年人肌肉质量提供了简易的筛查方法,可为后续检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外科疗法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肝外胆管结石病人的疗效比较
    贾梅, 李檬, 郭爱华, 王刘曼, 宫翠丽, 樊炎炎, 蒋正
    2021 (2):  155-15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1
    摘要 ( 173 )   PDF(1049KB) ( 1436 )  
    目的 探讨3种外科疗法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肝外胆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78例胆囊结石并发肝外胆管结石的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3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61例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54例采用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OC+OCBDE),对3种术式治疗前后病人的肝功能、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病人术后5 d AST、ALT以及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3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OCBDE组手术时间较LC+LCBDE组和ERCP+LC组明显缩短(P<0.05),OC+OCBDE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LC+LCBDE组和ERCP+LC组明显增加(P<0.05)。LC+LCBDE组、ERCP+LC组和OC+OCBDE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94%、21.31%和25.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外科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肝外胆管结石均可有效清除结石,改善肝功能,其中OC+OCBDE术式在缩短手术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LC+LCBDE术式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最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骶神经磁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张洁慧
    2021 (2):  159-16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2
    摘要 ( 149 )   PDF(1059KB) ( 1349 )  
    目的 探讨骶神经磁刺激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老年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1例老年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病人,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服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4 mg/粒,1粒/d),共服用2个月;观察组(n=31)在托特罗定基础上联合骶神经磁刺激治疗(2次/周,40 min/次),共治疗2个月。记录2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的尿失禁问卷(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尿失禁程度目视量表(VAS)、膀胱过度活动症(OABSS)、盆底肌力评估评分(Glazer)及残余尿量,并对治疗2个月后2组病人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组病人治疗2个月后,ICI-Q-SF、I-QOL、尿失禁程度VAS、OABSS、Glaz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各时间点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2个月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27/31)、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神经磁刺激联合托特罗定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起效快、非侵袭性、同时减少药物并发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诊疗中的作用
    许志云, 高翔, 张治, 任斌辉, 许林
    2021 (2):  163-16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3
    摘要 ( 204 )   PDF(1001KB) ( 1387 )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248例。根据病人是否采取ERAS分为A组(采取ERAS)99例和B组(未采取ERAS)149例。观察2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胸腔积液、肺炎以及房颤)发生情况以及90 d死亡率。结果 B组病人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4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遵循 ERAS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下OCM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王伯尧, 王云华, 何斌, 范磊, 秦虎, 沈亚骏, 许诺, 庄志杰
    2021 (2):  166-16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4
    摘要 ( 197 )   PDF(1031KB) ( 1463 )  
    目的 对比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下慕尼黑骨科医院(OCM)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在MDT模式下行股骨头置换的病人按手术入路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2)。试验组采用OCM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优良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模式下OCM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血糖、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
    史晓兰, 沈晓星, 胡健, 秦辉
    2021 (2):  169-17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5
    摘要 ( 158 )   PDF(1050KB) ( 1263 )  
    目的 探究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血糖、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根据给予的肠内营养制剂不同,分为TPF-D组和TPF组,每组各30例。TPF-D组给予瑞代,TPF组给予能全力,均为经鼻胃管匀速滴入。比较2组病人治疗期间平均血糖值(GLUave)、血糖变异系数(GLUcv)、最高血糖值(GLUmax)、最低血糖值(GLUmin)、住院期间的血糖差值(GLUdif)、高血糖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营养状况、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ICU入住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PF-D组病人血糖相关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TPF组;治疗后,2组病人血清前白蛋白(PAB)及白蛋白(ALB)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TPF-D组高于TPF组;治疗后2组CPI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TPF-D组CPIS评分及ICU入住时间明显低于TPF组。TPF-D组腹泻、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 TPF组为20.00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F-D能明显稳定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营养状况,控制炎症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王美青, 刘政呈, 殷飞, 雷钧, 赵维珊, 孙杨
    2021 (2):  173-17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6
    摘要 ( 183 )   PDF(1047KB) ( 1362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老年原发性肺癌病人132例作为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6例)和观察组(n=66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病人诱导前、拔管后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舒适度及镇静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DBP、SBP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24、48 h卧床、活动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1、2 h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明显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降低应激反应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脂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缪鋆鋆, 孙心怡, 贾佳, 葛静
    2021 (2):  177-179.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7
    摘要 ( 132 )   PDF(1027KB) ( 1598 )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脂与肾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60岁的老年糖尿病病人100例。按照尿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其划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以及大量蛋白尿组,同时选取4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TC、TG、HDL-C、LDL-C、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量蛋白尿组HDL-C水平较微量蛋白尿组和正常蛋白尿组降低, Cys-c、Cr水平较微量蛋白尿组和正常蛋白尿组升高, TC、TG、BUN水平较正常蛋白尿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蛋白尿组BUN较正常蛋白尿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的TC、TG、Cys-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Cys-c可以作为肾脏更早期损伤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老年人胃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黄任祥, 刘宇辉, 余中贵
    2021 (2):  180-18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8
    摘要 ( 142 )   PDF(1095KB) ( 1724 )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癌癌前病变以及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因上腹不适就诊而确诊为胃部病变的19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岁102例为老年组,<60岁92例为中青年组。所有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良性病变、癌前病变或早期胃癌。比较不同病变程度病人G-17、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HP阳性率,比较不同年龄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病情,并分析HP、G-17及PGR对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良性病变病人合并胃癌家族史的比例均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病人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内良性病变病人HP检出率,G-17、PGⅡ水平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病人明显降低,PGR明显升高;中青年组内良性病变病人HP检出率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病人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良性病变病人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病人不同年龄组HP检出率,G-17、PGⅡ水平,PG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病人不同年龄组G-17、PGⅡ水平,PG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HP联合G-17及PGR对老年人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诊断评估的AUC(95%CI)分别为0.765(0.622~0.939)、0.757(0.654~0.876)。结论 G-17、PGR及HP联合检测在老年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臂近端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老年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
    庄峰, 王应灯
    2021 (2):  184-18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19
    摘要 ( 129 )   PDF(1070KB) ( 1298 )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在前臂近端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优劣性及临床转归。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的老年病人,分为近端组(桡动脉起始段与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吻合)和远端组(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观察2组病人内瘘术后的手术并发症以及内瘘血流量、成熟情况及预后等。结果 所有内瘘手术术后即刻成功率为100%。术后6~8周进行内瘘超声评估,近端组和远端组的血流量分别为(1328.5±234.4)mL/min和(1125.6±198.1)mL/min(P<0.05),首次穿刺时间分别为(56±15)d和(62±13)d(P=0.03),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7.8%和78.9%(P<0.05)。2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6个月的总体通畅率为92.41%,1年的总体通畅率为81.01%。2组病人1年的内瘘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 比74.1%,P=0.32),但在第2年时,近端组的存活率为74.3%,明显高于远端组的48.3%(P<0.05);同时近端组由于血栓形成而导致的内瘘闭塞率及再次手术干预次数也低于远端组(P<0.05)。结论 前臂近端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成熟快、流量充足、通畅率高等优点,对于前臂远端血管条件不佳、需建立内瘘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病人可以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方法学检测老年病人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
    夏欢, 洪云, 王永卿, 邱梅花
    2021 (2):  189-19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0
    摘要 ( 163 )   PDF(996KB) ( 1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达格列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清ST2、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缪雄, 陆洋, 颜永进, 刘玲玲
    2021 (2):  191-193.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1
    摘要 ( 174 )   PDF(972KB) ( 12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ERCP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
    倪欢欢, 杨玉玲, 陈惠裕, 胡益民
    2021 (2):  194-19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2
    摘要 ( 160 )   PDF(1006KB) ( 14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热卡限制与老年肌少症
    门琛, 凌玲, 吕珊
    2021 (2):  200-202.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4
    摘要 ( 178 )   PDF(995KB) ( 1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机制及其保护围术期老年病人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煜, 吴刚, 吕海侠, 赵树立, 房明岗, 于涛, 王瑾
    2021 (2):  203-205.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5
    摘要 ( 165 )   PDF(1014KB) ( 1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效果
    秦爱红, 邓宝凤, 纪冬梅, 高茂龙, 毕靓, 胡晓玉
    2021 (2):  206-208.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6
    摘要 ( 186 )   PDF(1031KB) ( 1236 )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运用于老年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效果,为临床上老年病人使用最佳浓度的封管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9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65例。A、B、C组分别采用10.00 U/mL、31.25 U/mL、62.50 U/mL浓度的肝素液进行正压封管。观察3组病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封管前后PLT、凝血5项指标水平并比较。结果 3组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及封管前后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封管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凝血5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0 U/mL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影响小,可以作为老年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封管使用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可视胃管引导镜的设计与其在经口气管插管伴吞咽困难病人中的应用
    任良湘, 万里红, 张玉萍, 张婧
    2021 (2):  209-210.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7
    摘要 ( 156 )   PDF(1048KB) ( 16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老年尿路感染致急性肝损伤1例分析
    赖亚宇, 杜春, 毛梅
    2021 (2):  214-216.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2.029
    摘要 ( 178 )   PDF(1030KB) ( 12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