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ICERO A F G, ALLKANJARI O, BUSETTO G M, et al. Nutraceut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prostate cancer[J]. Arch Ital Urol Androl, 2019, 91(3):589-592. [2] 凌晓辉, 陈佳鸿, 陈志云,等. NRCAM-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miR-505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14(2):145-148. [3] 王云恩, 武进峰.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进展[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 35(2):144-145. [4] 张宇, 荆翌峰, 韩邦旻.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4):423-426. [5] 苏先旭, 黄梦君, 高茜, 等. 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未经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20(16):1749-1752. [6]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癌联盟. 中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 36(8):561-564. [7]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外科杂志, 2016, 54(7):1133-1136. [8] 刘亚超, 牛少曦, 王保军, 等. 不同PSA水平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18F-DCFPyL PET/CT显像特征[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 42(9):675-678. [9] 杨丁源, 李俊, 邱明星. 醋酸阿比特龙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性及生活质量评价[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 17(3):188-191. [10] 王硕, 杜鹏, 杨勇. AR-V7表达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阿比特龙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 41(3):200-204. [11] 陈力博, 刘志洪, 胡蓉, 等. 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1):32-34. [12] 李彦魁, 杨文涛, 吴茜. 不同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的变化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 25(7):515-518. [13] 赵磊,梁朝朝.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6):477-480. [14] 王瑞雪, 李艳芳, 郝崇华, 等. Notch受体表达升高诱导前列腺癌患者CD8 + T细胞功能衰竭[J].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100(34):2669-2674. [15] GUENGERICH F P, MCCARTY K D, CHAPMAN J G, et al. Stepwise binding of inhibitors to human cytochrome P450 17A1 and rapid kinetics of inhibition of androgen biosynthesis[J]. J Biol Chem,2021,297(2):100969. [16] 董世濠, 陈劲松.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35(1):193-196. [17] 耿军辉, 张丽军, 王亚丽, 等. 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8, 26(9):1462-1466. [18] 王之泽, 张宇聪, 丁北辰, 等. 雄激素受体剪接突变体7和雄激素受体表达量的比值在预测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预后中的作用[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8, 39(4):275-280. [19] 李俊, 杜鸿, 廖勇, 等. 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评价[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3(4):128-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