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家应,胡丹. 医防融合:内涵、障碍与对策[J]. 卫生经济研究, 2021,38(8):3-5,10. [2] 万钦. 关于社区卫生管理"医防融合"模式的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17(12): 91-93. [3] 赵玲,孙建秋,杨湘华. 综合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 33(5):427-428,429. [4] 谷佳伟,张骏,郑彬,等. 基于共生理论的公立医院医防融合问题剖析与路径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2020,40(12):1-3. [5] 欧阳婧波,屈振超,韩玉珍,等. 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存在问题与路径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1):25-27. [6] 宋大平,张植晟,崔雅茹,等. "十四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J]. 中国卫生经济,2021,40(5):5-7. [7] 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Lancet, 2018, 391(10131):1706-1717. [8] CHAN K Y, LI X, CHEN W,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China in 1990 and 2010[J]. J Glob Health, 2017, 7(2):020704. [9] 王凌伟,陈荣昌. 基层慢阻肺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现状与对策[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2,16(4):217-221. [10] 李凡,蔡映云,徐迅,等. 社区全科团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调查[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2):104-107. [11] 严国进. 早筛干预项目启动,基层医生防治慢阻肺有抓手[J]. 医师在线,2021, 11(30):13. [12] 李凡,孙惠芬,段静,等. 从GOLD指南的演变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J].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7):3275-3280. [13] 叶亮,张静,史莹,等. 基于紧密型医联体的慢阻肺社区防治网络体系建立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9,24(10):1755-1759. [14] 潘锋. 三大国家项目助力我国慢阻肺防控[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5):1-3. [15] 李薇, 黄可, 唐星瑶,等. "幸福呼吸"项目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筛查现状分析[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2, 16(2):6.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下达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EB/OL].(2020-07-17)[2023-03-30]. http://sbs.mof.gov.cn/zxzyzf/ggwsfwbzzj/202007/t20200731_3559671.htm. [17] 车丽. 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专家提出“灵魂三问”[EB/OL]. (2021-11-17)[2023-03-30]. http://china.cnr.cn/xwwgf/20211117/t20211117_525663290.shtml. [18] 蔡淳,周晓伟,姜综敏,等. 夯实体系建设促进医防融合推进上海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J]. 上海预防医学,2016,28(10):682-686. [19] 尹红燕,谢瑞瑾,马玉龙,等. 安徽省医共体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10(7):28-32. [20]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J]. 健康世界, 2019(1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