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坛
    前言——重视老年人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黄伟
    2012 (4):  267. 
    摘要 ( 134 )   PDF(964KB) ( 1248 )  

    由于年龄的因素,老年人肺部疾病有比较鲜明的自身特点,其发生、发展和影像学表现不同于其他年龄组。近年来,医学影像设备发展迅速,特别是多排螺旋CT和MR的发展,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主要表现在普通X线检查图像数字化,CT检查图像薄层化和快速化,MR检查信息功能化。因此,医学影像学发展为形态影像学、功能影像学和分子影像学三大方面,这不仅为临床提供了更清晰的形态学信息,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也还提供了功能性信息,进行肺灌注成像、通气成像以及病灶靶向显示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肺部疾病的CT诊断研究进展
    胡春洪, 胡粟
    2012 (4):  268. 
    摘要 ( 184 )   PDF(1085KB) ( 1931 )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日益加剧,肺部疾病现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加强和提高对老年人肺部疾病的影像学研究和认识有助于早期预测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从而提高老年人肺部疾病的治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多层螺旋CT 的优势随着CT 技术的不断发展日益彰显,其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准直窄、大范围容积扫描、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老年人肺部疾病的诊断亦越来越得到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进展
    马喜娟, 郝敬明
    2012 (4):  270. 
    摘要 ( 304 )   PDF(1096KB) ( 2395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其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表现及肺功能检查(PFT)等综合分析确定。PFT测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 FEV1/FVC,以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总量(TLC)、残气量(RV)等指标,反映肺的整体功能,当肺组织破坏>30%时才会出现异常[2],对COPD早期诊断价值有限。COPD影像学检查,尤其CT、MR肺功能成像,在早期和定量诊断、形态学的功能评价具有明显优势,并且使术前预测和预后评估成为可能。本文就COPD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进展进行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与MRI影像学现状及研究进展
    刘士远, 夏艺, 管宇, 范丽
    2012 (4):  275. 
    摘要 ( 282 )   PDF(925KB) ( 2428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可逆的气道阻塞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病变,是全球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老年患者中尤为显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肺功能检查(PFT)仍是COPD的诊断及临床分级的金标准。然而,肺功能检查不能反映局部肺功能变化,早期COPD患者其结果多为正常,而此时有些患者小气道功能(直径<2 mm的气道)已发生异常。其次,PFT为一个动态的检查,需要患者配合,受患者年龄及健康因素的限制,误差较大。所以COPD的早期诊断受到制约,晚期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极差,病死率高。随着计算机及其软件不断发展,影像学可以较敏感地早期发现病变,其中现代影像学技术在COPD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CT与MRI形态及功能成像在COPD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肺与吸烟肺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钟桂棉, 赵振军
    2012 (4):  280. 
    摘要 ( 132 )   PDF(999KB) ( 1899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生活环境空气污染,老年性肺部疾患明显增加,国内外有关肺老化影像学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某些早期病变与肺老化没有明显界限,甚至与肺老化过程同时存在,难以区分与鉴别;吸烟也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而且与肺老化的影像学表现有不少相似之处,故本文就老年肺与吸烟肺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梅, 王慧萍, 陈玉芳, 陈远虹, 龚雪莲, 赵苡雯, 杨红, 吴军发, 高蔚蔚
    2012 (4):  283. 
    摘要 ( 154 )   PDF(1882KB) ( 2014 )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其中康复组80例,对照组70例,对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及入院后21 d、35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状态;于治疗后35 d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统计其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康复组的肢体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者负担,对老年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洛他唑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刘永升, 魏梅, 刘会英, 岳媛媛, 王乐, 张慧敏
    2012 (4):  285. 
    摘要 ( 186 )   PDF(1030KB) ( 1972 )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和西洛他唑组,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后各组Hs-CRP、血脂及MMP-9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基本治疗组血脂变化不明显,西洛他唑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治疗后2组Hs-CR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西洛他唑组下降幅度大于基本治疗组。结论西洛他唑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浓度,调解血脂,降低Hs-CRP、MMP-9等途径改善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症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
    刘丹, 万浪, 刘维荣, 王桃姣
    2012 (4):  288. 
    摘要 ( 277 )   PDF(973KB) ( 2067 )  

    目的探讨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致病因素、疗效、预后的相关因素等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和同期治疗的90例非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11%(46/90),低于对照组711%(64/90),且P<005, 老年组588%(53/90)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明显高于对照组233%(21/90),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突聋发病前多已存在听觉系统退行性病变,且常合并较多的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研究
    倪通, 黄方, 吴波
    2012 (4):  291. 
    摘要 ( 259 )   PDF(1805KB) ( 2102 )  

    目的研究老年人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174例老年人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临床特征、组织病理、误诊情况、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病程长,平均(5±18)年,无明显发病诱因。头面部好发5632%,多为单发(9253%)。临床表现以结节溃疡型93例(1757%)、色素型31例(4189%)、浅表型17例(2297%)多见;病理分型以混合型63例(3621%)、结节型42例(2414%),浅表型37例(2126%)多见。误诊64例(占3678%),以混合色素型误诊最多;手术治疗效果好,预后佳。结论老年人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部,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明显,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TNF-α、hs-CRP和PA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潘继承, 朱建一, 史恒川
    2012 (4):  293. 
    摘要 ( 218 )   PDF(978KB) ( 1737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24例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hs-CRP和PA水平,并与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比较。结果TNF-α和hs-CRP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较缓解期明显增高,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TNF-α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PA水平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低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水平低于缓解期(P<001)。随着肺功能下降,TNF-α 和 hs-CRP 水平也逐渐增高(P<0.01);而相反,PA水平则逐渐降低(P<001)。结论TNF-α、hs-CRP和PA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检测三者可作为判断COPD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0岁以上老年人长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齐玉琴, 吴宁, 张兴虎, 黄方, 陈雪松, 万文辉, 钱晓明
    2012 (4):  296. 
    摘要 ( 370 )   PDF(970KB) ( 3016 )  

    目的探讨≥80岁老年患者长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60岁资料完整的行气管切开术3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就气管切开后带套管较长时间的80例≥80岁老年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结果80例长期带管≥80岁老年患者其并发症最多见为反复肺部感染38例(4750%),其合并多种致病菌,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治疗棘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后依次为拔管困难15例(1875%)、气管内出血14例(1750%)、伤口渗血5例(625%)、套管堵塞4例(500%)、肺大泡3例(375%)、气管食管瘘1例(125%)。结论≥80岁老年气管切开术后带套管患者由于多种疾病并存,常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长期带管等都是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做好并发症预防,可延缓患者生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诊断冠脉易损斑块中的价值
    盛骏骎, 曲毅, 赵洁慧, 蒋世峰, 左君丽
    2012 (4):  299. 
    摘要 ( 175 )   PDF(991KB) ( 1789 )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探讨冠脉斑块稳定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64排螺旋CT检查后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正常对照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测定血清TNF-α和Hcy值并进行比较。结果(1)在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钙化斑块(P<0001),而在SAP组钙化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01);(2)各斑块组血清TNF-α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TNF-α和Hcy水平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间血清TNF-α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ACS组血清TNF-α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均P<001)。结论(1)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可较准确地显示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2)血清TNF-α、Hcy水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3)64排螺旋CT检测分析斑块在各型冠心病分布特点结合TNF-α、Hcy含量分析,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分级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剂量碘海醇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许建国, 宫剑滨
    2012 (4):  303. 
    摘要 ( 192 )   PDF(977KB) ( 1804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低渗性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672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 根据对比剂用量分为2组:A组剂量<200 ml,435例; B组剂量为200~400 ml,237例。以术后48 h血肌酐(SCr)较术前升高25%或升高442 μmol/L(05 mg/dl)作为对比剂肾病(CIN)的诊断标准,观察不同剂量碘海醇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672例患者中55例发生CIN,发生率为82%,其中A组26例(60 %),B组29例(122%),2组间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比剂碘海醇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有影响,对比剂用量≥200 ml患者CIN发生率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杨学林, 马正良, 顾小萍
    2012 (4):  306. 
    摘要 ( 183 )   PDF(978KB) ( 1870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应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及是否降低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TURP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试验组(A组)于腰麻成功后10 min初始泵入05 μg/kg DEX 10 min),后以02 μg/(kg·h)维持,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对照组(B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入室时(T0)、腰麻后10 min(T1)、DEX 或生理盐水泵入后10 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警觉/镇静(OAA/S)评分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A组T3~T5时间点MAP降低,T2~T5时间点HR降低, T2~T4时间点RR降低,T2~T5时间点OAA/S评分降低;B组在T4~T5时间点RR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在T3~T5时间点MAP降低,T2~T5时间点HR降低, T3时间点RR降低,T2~T5时间点OAA/S评分降低;寒战反应发生率降低;舒适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DEX应用于TURP术安全有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肺栓塞40例临床分析
    周卫华, 徐晓
    2012 (4):  309. 
    摘要 ( 126 )   PDF(978KB) ( 2008 )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析40例≥60岁肺栓塞患者与36例<60岁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特点。结果老年组肺栓塞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脑梗死、冠心病、恶性肿瘤、术后卧床等,而非老年组患者半数没有基础疾病。老年肺栓塞患者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闷,相对于非老年患者咯血和胸痛较少。部分肺栓塞患者以晕厥首发。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老年组肺栓塞患者出现肺动脉压升高、右心系统扩大和肺动脉增宽者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患者。结论老年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首发多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冠心病患者及介入治疗对CD41水平的影响
    吕磊, 罗义
    2012 (4):  312. 
    摘要 ( 154 )   PDF(965KB) ( 1679 )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CD41水平,以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对CD41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行PCI术者(235例)及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21例)手术前及手术后2 h的CD41水平。结果术前冠心病患者的CD41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P<005)。而在仅行CAG的患者术前与术后CD4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D41水平在PCI术后2 h高于术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性高于非冠心病者,PCI术可促进血小板激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高瑞莹, 卢善华, 李一壮
    2012 (4):  314. 
    摘要 ( 421 )   PDF(973KB) ( 1930 )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16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降低眼压(用药后眼压仍>40 mmHg)时,采用1 ml注射器做前房穿刺放液,待眼压稳定2 d后再行白内障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眼压迅速降低,眼痛、头痛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手术前眼压控制在10~18 mmHg。行白内障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矫正视力均≥012。结论毫针穿刺放液可以缩短降眼压时间,为及早行白内障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创造条件。对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联合手术的远期疗效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魏梅, 刘永升, 刘会英, 张慧敏, 王乐, 王心妹
    2012 (4):  317. 
    摘要 ( 173 )   PDF(1806KB) ( 1909 )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24 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及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螺内酯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及rMSSD明显增加,左心重构指标LVEDD、LVESD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改善左室重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调查
    王燕, 陈书艳, 蒋雪妹
    2012 (4):  319. 
    摘要 ( 134 )   PDF(986KB) ( 1780 )  

    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门诊的综合干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查阅门诊病历方法,对2010年9~10月在我院老年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33例进行分析。结果533例中合并有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占6754%。所有患者均完善高血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高血压诊断中对血压分级占2289%,评估心血管危险分层占1989%。大多数患者接受过非药物治疗宣教,宣教频率不高。高血压治疗率为8236%,控制率为6285%;高危患者的治疗率为8459%,高于中危患者7666%(P<005);控制率为5691%显著低于中危患者7800%(P<001);降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的使用率最高占6947%。高危和极高危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者分别占5140%和3142%,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分别占2699%和3285%。符合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患者中阿司匹林使用率分别为6196%和428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5%者占9607%。结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评估明显欠缺;非药物治疗宣教、降压、调脂、抗血小板和降糖等综合干预,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的应用干预存在不足;应强化医生对指南的学习,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的分析
    朱永芳
    2012 (4):  323. 
    摘要 ( 170 )   PDF(977KB) ( 1923 )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4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在门诊健康体检的48例正常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等检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Vit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中25-OH-VitD低于正常值检出率、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25-OH-VitD低于正常值组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正常值组。糖尿病发生率与25-OH-VitD、血脂异常均有相关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有必要检测25-OH-VitD、血脂水平,进行及早干预,以早期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宋江山
    2012 (4):  326. 
    摘要 ( 233 )   PDF(1807KB) ( 1691 )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组59例则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2组在治疗后3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6、12月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6月,2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12月,治疗组的左心房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临床用药既有效又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空腹血糖受损62例进展研究
    尹秋生, 姚依群, 曹少军, 周书明
    2012 (4):  328. 
    摘要 ( 206 )   PDF(978KB) ( 1756 )  

    目的分析老年空腹血糖受损者(IFG)8年间进展情况。方法于2002年5~6月对我区离退休老干部中IFG行口服75 g葡萄糖试验(OGTT),选取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I-IFG)62例,依据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IFG诊断标准,将空腹血糖(FPG)为56~609 mmol/L的受损者分为新增IFG组(A组),空腹血糖为61~699 mmol/L的受损者分为原IFG组(B组),定期随访8年。结果基线时2组IFG者的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时,A组进展为糖尿病(DM)的比率为2059%,B组IFG进展为DM的比率为4643%,是A组的22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FG逆转为糖耐量正常(NGT)、仍保持I-IFG以及进展为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者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IFG进展为DM的比率是3225%,逆转为NGT的比率是1452%,仍维持在I-IFG或IFG/IGT状态的比率是5323%。结论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患病率明显上升,但新增IFG进展为DM的风险明显低于原IF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季向东, 王群松, 方春霞
    2012 (4):  331. 
    摘要 ( 717 )   PDF(971KB) ( 2703 )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选择糖尿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62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2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2组疗程均为2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SDS、SA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干预2月后2组的SDS、SAS评分、FPG、2hPG、HbA1c明显降低(P<005或P<001),GWB评分均升高(P<005),干预后2组间SDS、SAS、GWB评分以及FPG、2hPG、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起搏器植入对80岁以上老年人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朱启伟, 白永怿, 骆雷鸣, 高鹏, 曹瑞华
    2012 (4):  334. 
    摘要 ( 395 )   PDF(978KB) ( 1778 )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对≥80岁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年龄≥80岁老年患者及同期住院且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无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相关参数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起搏器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校正心衰、肾功能不全、贫血等因素后,这种差别依然显著;起搏器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下降,左房内径扩大、左室收缩末内径增大,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左室质量指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起搏器植入对≥80岁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与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周海英, 朱世论, 李红
    2012 (4):  337. 
    摘要 ( 188 )   PDF(975KB) ( 2108 )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RI)与血压水平的关系,分析肾动脉RI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4例,其中Ⅲ 级67例, Ⅱ级35例,Ⅰ级32例,对照组29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双侧主肾动脉的RI,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各组之间RI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RI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Ⅱ、Ⅲ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Ⅲ级高血压患者血BUN、Cr、CCr、尿β2-MG、血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高血压患者尿β2-MG、血Hcy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肾动脉RI与BUN、Cr、Hcy、尿β2-MG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RI与血压水平相关,联合尿β2-MG、血Hcy水平等肾功能指标的检测可反映早期肾功能受损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单纯二尖瓣病变不同术式疗效的临床观察
    王春, 宋来春, 谷天祥, 房勤, 李卓, 刘波
    2012 (4):  340. 
    摘要 ( 160 )   PDF(974KB) ( 1635 )  

    目的观察机械瓣置换、生物瓣置换及瓣膜成形手术对≥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16例≥60岁的单纯二尖瓣手术出院患者,风湿性二尖瓣病变7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40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62例,生物瓣膜置换34例,二尖瓣成形术20例。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死亡、再次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心功能分级、抗凝情况、出血事件、血栓栓塞等事件。结果116例患者随访24~60月,平均(484±107)月。20例瓣膜成形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二尖瓣功能良好,未出现中度以上返流、再次住院、再次手术及其他不良事件。34例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抗凝,随访期间未出现瓣膜衰败现象,瓣膜功能正常,心功能均明显改善。62例机械瓣置换的患者,均服用华法林抗凝,机械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可见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等事件发生。结论手术治疗≥60岁二尖瓣病变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延长生存时间。但不同术式的远期效果有一定差异。瓣膜成形术后避免抗凝药物的应用,可避免抗凝并发症。生物瓣膜置换可达到瓣膜成形术的效果,但因其存在生物衰败,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在年龄相对低的患者中根据情况选择。机械瓣膜置换需要终生抗凝治疗,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出血和血栓并发症,严格规律地监测凝血指标,可最大程度减少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波动性高血糖及其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黄燕超, 段俊丽
    2012 (4):  343. 
    摘要 ( 156 )   PDF(894KB) ( 1891 )  

    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正如Paul在2004 年欧洲糖尿病研究会开幕词中指出的,心血管科正在悄悄“偷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糖代谢紊乱的标志包括持续性高血糖和波动性高血糖[2]。早期的研究多关注于稳定性持续性高血糖,随着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发展,波动性高血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日益受到重视[3]。以下就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与临床
    老年人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37例分析
    梁晓林, 王桂君, 王仲泉
    2012 (4):  346. 
    摘要 ( 189 )   PDF(860KB) ( 20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张海林, 叶斌, 张弛, 黄朝晖, 洪方业, 李双
    2012 (4):  347. 
    摘要 ( 121 )   PDF(867KB) ( 17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老年人不典型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的误诊教训
    马玉红, 李沛玲, 魏新峰
    2012 (4):  349. 
    摘要 ( 104 )   PDF(848KB) ( 19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与临床
    老年性支气管哮喘310例临床特点分析
    张丽
    2012 (4):  350. 
    摘要 ( 163 )   PDF(869KB) ( 2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脾脏血管内皮肉瘤1例超声表现
    王新北
    2012 (4):  352. 
    摘要 ( 123 )   PDF(1152KB) ( 17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